近年来,随着汽车市场竞争日趋白热化,行业资源持续向头部企业集中。在这样的大环境下,销量不佳、经营困难的车企退市或宣告破产已不再罕见。极越汽车24小时闪崩仍在业界掀起轩然大波。
吉利百度两大股东放弃注资,极越汽车起死回生渺茫
谁也未想到,面对危机,极越管理层消极应对,公司就地解散。吉利和百度两大股东仅承诺解决员工社保和通过直播带货、四处寻求新融资渠道、争取地方政府支持等多种方式力图重振旗鼓。高合汽车和哪吒汽车就是典型案例,仍在努力自救。部分企业直到穷尽所有自救手段后,才无奈退出市场。大家对此唏嘘,却能坦然以对。即便是车主,也大多平静接受。此前威马汽车破产之时,有车主对盖世汽车表示,有心理准备,车也开了好几年。
极越的案例进一步打破底线。即使有百度和吉利这样实力雄厚的股东支持,一旦资金链断裂,崩塌速度却反而更快。对这两大股东而言,极越已沦为不良资产,加上与其核心业务关联度低,果断放弃反而是明智的止损之举。这一事件促使业内人士、投资者和消费者等各方,重新审视现存二线新能源品牌的可持续性。
管理层缺乏专业能力导致极越闪崩
在复盘极越闪崩的报道中,业内认为管理层专业能力的缺失是关键因素,而非产品本身的问题。以CEO夏一平为首的管理团队多来自互联网行业,缺乏汽车制造经验,导致外行指导内行的困境。相比之下,目前表现向好的头部新势力普遍由创始人直接管理,团队中也不乏汽车行业资深专家。正如小鹏汽车创始人何小鹏所言,互联网企业进军制造业必须首先理解传统汽车行业的特点,互联网和制造业的生命周期有本质区别,用互联网思维看待制造业往往会犯下致命错误。这一事件或将重塑行业对职业经理人选择的评判标准,使其更加注重专业背景和行业经验。
极越崩塌损害消费者购买信心,加速行业洗牌
对消费市场而言,极越的崩塌损害了消费者对非头部新能源品牌的购买信心。考虑到汽车不仅是一次性购买行为,还涉及后续维修保养、系统升级等持续服务,这种信任危机的影响尤为深远。受极越影响,非头部尤其是产品力和品牌力都一般的新能源品牌,后续被市场选择的可能性或变窄,进而加速行业洗牌进程。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