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是个看似平静的双十一。狂热的低价战被叫停,持续八年的猫晚狂欢按下暂停键,战报数据避重就轻,不再公布 GMV,双十一的声音逐渐低沉。不少人感伤一个消费时代就此结束,但结束往往意味着下一个时代的开始。
电商平台员工:暗流涌动
- 电商平台一线员工反映,平台间的内卷竞争仍十分激烈,对手小动作不断,导致加班严重。
- 加班已成双十一传统,工作强度因人而异,但大促氛围下,即使不忙也得来公司。
- 平台全力保障加班后勤,班车和酒店保障供应,晚饭提前供应。
商家:利润下滑
- 对中小商家而言,双十一不再划算,流量成本仍在上升,投流成为必然选择。
- 中小商家投入持平甚至减少,而头部商家大幅投流,以完成销售目标。
- 商家投流总金额增加 20-30%,但成交额下降,退出天猫双十一的主要原因是成交减少。
- 商家利润因促销而下滑,经济低迷导致天猫在集团内部地位下降。
消费者:一边抱怨一边下单
- 消费者一边抱怨一边凑单,奢侈品牌成凑单神器,但也有消费者吐槽商家付尾款时悄悄抬价。
- 消费者花钱更谨慎,但新能源汽车、3C 数码、家电等品类受影响相对较小。
- 拉夫劳伦天猫店 GMV 超过 16 亿元,但退货率高达 95%,满减活动门槛较高。

市场寻求增量
双十一的喧嚣退去,留下一地鸡毛。电商平台、商家和消费者都在变化中摸索。低价战已经成为过去,高质量、高价值成为未来消费的新趋势。在新的消费时代,谁能抓住市场的脉搏,谁就能赢得先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