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父母与子女间的
边界:不要过度共情
引言
父母与子女之间是一段互相陪伴的旅程,随着时间的推移,孩子不断成长,彼此的分歧也在增加。处理这种不一致是一门艺术,而其中一个
关键宗旨就是处理好父母与子女之间的边界,避免过度共情。
共情的含义
共情是指能够想象自己置身于对方处境,并体会对方感受
的能力。它被认为是最能够让他人感受到被懂得、被爱着的表达关心的
方式之一。
母亲与孩子的特殊联系
在成为母亲后,母性会激发这种共情能力。在孩子婴
幼儿时期,母亲几乎无法忽略孩子的哭闹和
情绪变化,必须时刻回应他们的需求。
随着孩子成长建立边界
随着孩子的年龄增长,内心的自我
意识也逐渐增强。这时,父母与孩子的边界也需要逐渐划分清晰。父母有自己的事情,孩子也有自己的
生活,双方都应互相明确并守护好自己的边界,承担起各自的责任。
过度共情的
问题
过度共情意味着父母无法建立清晰的边界。这会让孩子陷入混乱,无法看清需要遵守的界限。还会让父母忽视自己的需求,总是优先考虑孩子的情绪。
父母明确边界的重要性
父母明确自己的边界,实际上是在帮助孩子如何构建和探索自我边界。父母需要让孩子明白哪些行为是可以接受的,哪些是不可以的。这有助于孩子学会控制情绪,为自己负责。
尊重孩子的情绪
虽然父母需要明确自己的边界,但也应该尊重孩子的情绪。当孩子情绪低落时,父母可以理解并安慰他们,但不需要过度解读或被他们的情绪左右。
孩子需要学习控制情绪
父母总是关心孩子的感受,容易忽视孩子控制情绪的重要性。孩子需要的不是父母的过度共情,而是如何控制情绪的能力。这种能力需要父母做好榜样,在情绪波动时保持清醒和理智。
父母与子女的渐行渐远
母爱是一场渐行渐远的旅程。在这过程中,孩子无时无刻不在建立自己的边界,母亲在一步步退出和放手,实际也是退回到自我的边界之中。
结语
处理好父母与子女之间的边界,避免过度共情,是促进孩子健康成长的关键。父母应该明确自己的边界,尊重孩子的情绪,但也要让他们学会控制情绪,为自己负责。只有这样,
才能培养出独立自主、情绪稳定的孩子。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