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果您与孩子聊天时,他两眼无光地看着您,平静地说自己对什么都不感兴趣,对什么都没有了期待,这样的反应是不是很可怕?
一位妈妈写了这样一篇文章:一天早上,她送自己6岁的女儿去上学。一路上,女儿安静而匆匆,面无表情。妈妈试着与女儿聊天,但女儿只是机械而麻木地回答着。
一问一答,没有停顿,没有思考,没有反应,也没有扭过头。
“你期待去上学吗?”
“不期待。”
“那你期待放学回家吗?”
“没有。”
“我什么都不期待。”女儿留给妈妈这样一句话,就要转身进校园。
女儿的反应让妈妈震惊又心惊。我想,看着孩子这样木然的反应,每个家长都会下意识地紧张。

她赶紧拉住女儿的手,蹲下来捧起她的脸,认真地跟她说,是不是至少到学校里可以见到你新交的好朋友,可以跟她们聊聊天,玩一玩,记得别再上课时聊就行。
女儿听到了“好朋友”三个字,脸上才浮现了一点浅浅的笑意,她亲了妈妈一下,转身走进校门。
这位妈妈回想到,自己的女儿好像很久都没有开怀大笑过了。小女孩的反应让作者觉得特别心疼,一个只有6岁的小女孩,正该是对世界抱有好奇心的年纪,为什么会没有期待呢?
当孩子对一切都失去了兴趣、没有了期待,后果真的不堪设想。
作者看过这样一条新闻,有一个初三的男孩,在一个稀松平常的日子里,正在教室里上着课,肉饭,也没有炸鸡,而是一大盆西葫芦炖茄子,里面还加了些肉。女儿一看傻眼了,看着黏黏糊糊一大盆的菜也没了胃口,在妈妈的逼迫之下,女儿勉强吃了几口,就再也不肯吃,跑出去买了肯德基。
结果妈妈勃然大怒,威胁女儿说:你要是不吃我做的饭,我就把肯德基扔了。僵持到最后,女儿自己动手炒了一碗蛋炒饭,这才算吃上了午饭。

结果转头这位妈妈就满腹委屈地把这件事po上网,口口声声说着:孩子这么挑食,对身体肯定不好,不让她点外卖她就是不听,我根本管不住,该怎么教育她?
作者看了她的发言,真是觉得挺无语的。她好像很民主地跟孩子商量了午餐的内容,让孩子满心期待想吃卤肉饭,也许还能再配个炸鸡,结果一上桌看见满满一盆西葫芦炖茄子?这位妈妈主打一个“尊重了”,但不多,“商量了”,但不遵从。
为了尊重孩子,我们应该真正让孩子有选择的权利,让孩子体验到自己的选择会带来怎样的后果。而不是先让孩子做选择,再以各种理由推翻孩子的选择。
只有当孩子感受到自己的选择被尊重,他们才会对自己的行为负责,才会对生活抱有期待。
因此,家长要学会尊重孩子的选择,让孩子学会承担自己的行为后果。同时,也要创造条件让孩子付出努力,体验到收获的快乐。这样,才能让孩子对生活充满热情,有期待,有追求。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