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两年,一些新能源车企大肆加杠杆,导致行业和企业呈现虚假繁荣。到今年前三季度,某些车企营业额达到 5000 亿元,利润为 250 亿元,看似风光无限,但应付账款已高达 2400 亿元。
对于财务人员来说,这意味着一件事:主机厂占用了供应商大量无需成本的资金,将雪球越滚越大。如果按照目前的贷款基准利率 4.35% 计算,其利润中有 104 亿元来自于应付账款的利息。这还只是拉长供应商付款周期一项的贡献,不包括频繁更换供应商进行极限压价,供应商亏损的支援。
行业买了,没买的也不容易改变决策。
车企误判形势
一些车企可能不太关注大环境,因此陷在全球汽车大变局的自我麻醉中,想要在 2025 年打一场决战,干掉竞争对手,通吃市场。但核心问题是,市场能不能支撑。
现在的年轻人,已经不是 2018 年前的年轻人,加杠杆刺激消费,基本没有作用。数据显示,PPI 已经连续 36 个月下滑,消费在持续萎缩。比如最近两年,降低存量利润、降低一二套房首付、放开限购等刺激楼市,但几年前还在通宵摇号买房的人,都不见了。
社会呈现出老年人生机勃勃,中年人生无可恋,年轻人死气沉沉的状况,也就是说,最有消费欲望的中年和年轻人,欲望都消失了。汽车行业内的人都看得到,最近几年,车企做市场营销时,也不太喊年轻化了。
惯性思维作祟
过去几十年,很多企业的惯性思维是:只要是国家鼓励的产业,就要敢于加杠杆,赢者通吃。但这样的逻辑,是建立在消费市场不变的前提下。因此过去几年,有一些行业已经出现过反面教材,那些疯狂加杠杆的企业,你会想到谁?是不是恒大。
生产端和消费端的错位,才是本质问题。
对形势的误判
促使某些新能源车企对形势误判和卷的原因还有一个,那就是对新能源车的补贴和特殊待遇。因为享有跟燃油车不一样的政策,新能源车在成本、使用便利性等方面占据着极大的优势。
一些新能源车企惯性地认为过去十几年搭上了国家扶持的顺风车,以后也可以。不过,到了新能源汽车市场化的第二阶段,市场份额已经达到了 50%,比国家规划提前十年完成目标。
此时,新能源产业扶持政策可以说已经完成了它的使命。但市场过去三年的爆发,让某些车企赌性上头,开始放手一搏,比如将供应商的付款周期延长到 300 天。
很多车企被迫跟进,没有跟进的大部分车企快速被边缘化,整个汽车行业进入生无可恋期。现在,有些车企能给供应商 90 天的账期,都是一件很长脸的事,拿出来到处炫耀。
结论
想利用非常规手段速胜根本不可能实现,结局只会有两种:自己被拖垮,或者及早改变策略,放弃卷死对手的妄想。
对于一个号称要在全球有竞争力的行业来说,对于一个在国家政策引导下蓬勃发展的产业来说,是时候清醒一下了。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