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随着蔚来2024年三季度财报的发布,一个玄之又玄的问题摆在了蔚来创始人李斌的面前。
盈利,蔚来的哥德巴赫猜想?
在财报会上,李斌对未来充满热情,目标在2025年实现100%销量增长,2026年全面盈利。主品牌降价促销后,虽然交付量再创新高,但公司收入再次负增长,这家老牌新势力的处境并没有太多改善。
多年来,蔚来的极致设计、体贴服务和独有的腔调赢得了用户的青睐。但近年来,蔚来错失了不少机会,在消费降级和性价比取胜的时代,错失了放下身段的时机。
2018年到2024年前三季度,蔚来累计亏损超过千亿,这是一个足以定义任何车企生存正当性的天文数字。如今,蔚来的盈利,几乎成了一个和贾跃亭下周回国类似的哥德巴赫猜想。

困扰蔚来的两大争议点
围绕蔚来一直有两个争议点:一是何时扭亏为盈,二是换电模式是否走对。

随着蔚来换电朋友圈的不断壮大,更多车企与其合作,以及用户对换电模式的依赖,换电成为蔚来的一大核心优势。
但持续亏损的问题依然存在:2024年Q3,蔚来净亏损50.59亿,同比增长11.0%;营收186.73亿,同比下滑2.1%。这意味着蔚来不仅营收下降,亏损速度还在加快。
蔚来式成本失控来的毛利率改善并非完全源自自身降本增效、规模效应,而是通过扩大销量摊薄制造成本。
值得注意的是,蔚来的平均售价正在下降。三季度,蔚来NIO品牌的平均售价为47.3万,低于二季度的48.6万。这表明蔚来正在向中低端市场渗透,吸引价格敏感型的消费者。
结语
蔚来式玄学,是一道仍在探索中的盈利之谜。随着成本失控、售价下滑等问题的出现,蔚来亟需找到一条收支平衡的道路。
在行业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蔚来能否扭亏为盈,实现李斌的盈利预期,仍然充满不确定性。但有一点可以肯定,蔚来需要在成本管控、产品策略和盈利模式上进行深刻的反思和调整。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