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从 2013 年 6 月上线至今,小红书 App 已诞生 11 年,但模仿者的脚步仍未停止。不久前,网易小蜜蜂的上线在格局颇为稳定的种草赛道搅动一池春水,引发公众对网易探索种草社区真实目的的讨论。
在此之前,阿里的逛逛、微信的小绿书已尝试布局种草应用,甚至在网易云音乐、大众点评等 APP 中也都上线了与小红书格外相似的笔记功能。不难理解,种草赛道作为当下互联网生态中不可多得的流量富矿,各家大厂从未放下参与其中的野心。
但不容忽视的是,众多后来者中鲜有能够真正威胁小红睐的种草社区。
但时至今日,知晓并且使用过 LOFTER 的用户却并不多见。以至于 3 年后的今天,在 LOFTER 仍然保持运营的前提下,网易又推出小蜜蜂 APP 重新加入到种草赛道的竞争中,面对从 0 到 1 的挑战。
遍地小红书的现象与 LOFTER 的悄无声息
遍地小红书的现象与 LOFTER 的悄无声息形成的强烈对比,一方面反映了种草经济在当前社交网络中的独特价值,另一方面也暴露出种草应用门槛低、商业化难度高的问题。
简单来说,对于以内容为核心载体的社交应用而言,小红书式已经成熟的双列瀑布流、对图文和视频内容的兼容,可以称得上是当下最合适的内容展现形式。因为它既迎合了社交用户对于不同类型内容的喜好,也在推荐算法和用户主动选择之间找到了平衡。
对于种草社区来说,这些高效的内容展现形式与销售转化之间并没有直接关联,而内容运营与种草转化之间的脱节,是绝大多数种草应用最为头疼的问题。
种草社区困于内容
依靠原生内容吸引用户、引导用户讨论产生热门话题,是社交应用最常见的运营手段。最典型如微博,一个热搜榜单便可为超过 4 亿月活用户提供源源不断的话题。但是当平台背上了商业化的目标,内容运营就会遭遇左右互搏的天然矛盾。
譬如热搜榜单中出现商业内容时,起初用户也会因为好奇参与讨论,但是如果用户开始发现原生话题中频繁夹杂了更多商业化的内容,并且以用户口径提前预埋的投放内容比例超过原生讨论时,社区氛围和用户体验就开始变得不再纯粹。
从微博身上也可以看到,原生内容与商业内容混杂的结果是一部分用户选择沉默或退出,导致平台失活、流量锐减,并且这种负面影响往往是不可逆转的。
种草转化的高门槛
种草转化难的原因主要有两点:一是种草社区的定位天然决定了它难以承载过重的商业化。种草社区的用户主要是以分享内容和互动为主,他们对于商业推广内容的容忍度较低,一旦商业内容过多,就会破坏社区氛围,导致用户流失。
二是种草转化是一个较为漫长的过程,需要经过内容种草、互动讨论、购买决策等多个环节才能最终达成。种草社区虽然可以很好地完成内容种草和互动讨论,但是在购买决策方面却很难介入,这导致种草社区很难直接实现转化,从而影响商业化变现。
结语
群雄争霸的种草赛道,一方面为用户提供了丰富多样的内容和消费选择,另一方面也面临着内容运营与商业化之间的矛盾。如何在保证社区氛围的前提下实现商业化,是所有种草社区需要思考和解决的问题。未来,种草社区将朝着内容专业化、社交化、商业化相结合的方向发展,只有能够平衡好这三者之间的关系,才能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脱颖而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