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期,多名小米SU7标准版车主反映,该车型的自动泊车功能出现故障,导致车辆在泊车过程中发生不同程度的撞击、剐蹭损伤。
据统计,截至11月20日,已有70多位小米SU7标准版车主因自动泊车功能故障致车损。这些车主分布在北京、天津等多地。一些车主在社交平台自曝了故障,并为此成立了小米SU7标准版事故车主群。
自动泊车故障
值得注意的是,小米官方此前曾表示,小米智能泊车功能与网络信号无关,即使在没有网络信号的情况下,该功能也能正常使用。
小米发布第三季度财报后,小米集团合伙人兼总裁卢伟冰提到,小米在智驾领域的投入上不封顶。小米高管也称,在前三个季度,小米在小米汽车等新业务上的费用已接近88亿元,其中大部分为研发费用。
小米SU7自动泊车故障事件却暴露了小米汽车在自动驾驶方面的不足。有车主表示,已经不敢再使用该车型的自动泊车功能。

不过,小米并非是唯一一家出现自动泊车故障的车企。此前,小鹏MONAM03的智能泊车功能也曾因漏洞导致与后车发生碰撞。社交平台上也有大量自动泊车失败的案例,涉及特斯拉、小鹏、蔚来、极氪等多个品牌。
同济大学汽车学院教授朱西产表示,目前的自动泊车、记忆泊车、遥控泊车、远程遥控泊车等功能都属于辅助驾驶功能,均不能离开驾驶员的安全监督。
流量不如质量
小米集团发布的第三季度财报显示,小米智能电动汽车等创新业务分部总收入为人民币97亿元,其中智能电动汽车收入人民币95亿元。本季度,该业务毛利率为17.1%。截至2024年9月30日,小米已交付67,157辆小米SU7系列新车。
小米汽车等创新业务仍在亏损状态,经调整净亏损为15亿元,但随着交付量的增加,亏损正在逐渐收窄。值得一提的是,小米汽车已提前完成10万台新车交付目标。2024全年将冲刺13万台交付目标。
据财经杂志消息,小米汽车人士透露,小米第二款车型计划于明年2、3月上市。另一名接近小米汽车的消息人士也表示,第二款车型的上市节奏将与小米SU7保持一致。
小米汽车虽然是造车圈的新玩家,但凭借小米SU7的流量,仍在竞争激烈的汽车市场中闯出名堂。汽车新四化产业研究者杨继刚表示,小米汽车的快速崛起得益于小米的营销模式,小米是以互联网打法进入汽车赛道,对传统汽车销售模式而言,基本相当于降维打击。
此次小米汽车自动泊车功能故障事件,无疑使业内对小米汽车的智驾能力产生了一定程度的质疑。不可否认,当下车圈最火的非小米汽车莫属。但真正能俘获消费者芳心,还是需要靠产品。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