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合资品牌的现状令人担忧。截至10月份,排名前十的车企中,唯一保持销量增长的只有上汽通用五菱(该品牌仍算自主品牌)。强如南北大众和日系车企,都在销量上陷入困境。合资品牌的衰落似乎没有尽头。
相反,以比亚迪、吉利和奇瑞为代表的中国龙头车企却呈现快速增长,迅速占据了合资品牌的地盘。合资品牌真的要玩完了吗?
王传福的预测
去年,王传福曾预言:“未来3到5年内,合资品牌的市场份额将从目前的40%大幅缩减至10%。”“其中的30%,将由中国品牌填补。”

事实证明,这一预测正在快速实现。根据10月统计,当月自主品牌市场零售达到148万辆,同比增长32%,份额高达65.7%。而主流合资品牌零售仅57万辆,同比下滑17%,国内份额仅为25%。
日系车企的困境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日系车型成为了销量下跌的重灾区。10月份,日本8大车企公布了2024年4至9月的全球产量数据。产量同比减少6%至1187.8万辆,这是日本车企4年以来首次出现上半年的产量下滑。
外媒指出,这一现象的出现与来自中国竞争对手的激烈竞争有关。本田的销量变化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10月份,本田在华销量为75440辆,同比下降42.16%。这已经是本田连续第四个月销量跌幅超40%了。和本田情况类似的战斗的全部。
合资品牌的转型
既然合资品牌无法改变大环境,那能改变的也就只有自己了。
日前,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名誉理事长付于武就在演讲里提到:“不要否定、不要怀疑、不要质疑,合资合作对中国汽车产业长远发展起到的关键历史性作用。”
同时,他亦主张合资品牌应正视自主品牌的强势崛起、正视合资品牌溢价能力削弱的现实。针对合资品牌的难题,付于武建议它们积极应对转型、彻底走出舒适区、深入本土化。

合资品牌还应该加强与中国企业的合作,联手开拓国际市场。
实际上,这些变化都已经在发生了。在大众入股小鹏以后,双方的合作已在不断深化。除了前期公布将在G9平台上造车以外,大众还进一步对小鹏开放了MEB平台电子电气架构的开发权利,充分展现出双方的高度互信程度。
与之做法类似的,还包括广汽和丰田的合作。在广汽丰田铂智3X身上,你可以看到不少换代汉兰达的影子。
随着合资品牌深化转型,其未来的发展还有待观察。
结论
合资品牌的衰落是中国汽车产业变革的缩影。在自主品牌的强势崛起和市场竞争的加剧下,合资品牌将何去何从?
未来,合资品牌能否通过转型和适应来应对挑战,值得我们拭目以待。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