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汽车行业银十落幕之际,头部车企相继公布喜人成绩单,而此时又有一家造车新势力扛不住了,面临降薪、裁员、工资延发的危机,甚至有可能拖垮母公司。这家车企就是远航汽车,大运集团旗下的高端新能源品牌。
大运集团的崛起与野心
远航汽车的名头或许不为大家所知,但它的母公司大运集团却是一家家喻户晓的企业,凭借着“风驰天下,大运摩托”的广告语,大运集团曾成为地方龙头企业。

大运集团的野心并不局限于此。2004年,大运集团开始进军汽车行业,并在2016年进入新能源领域。被寄予厚望的高端智能电动车品牌远航汽车,却未能如愿成为大运集团的下一个增长引擎。
远航汽车的困境
远航汽车自成立以来,销量一直跟不上,甚至还有可能成为拖垮大运集团的最后一根稻草。数据显示,今年1-9月,远航汽车累计销量仅为5584辆,月均销售不足700辆,与主流新势力车企的月销量存在明显差距。
不仅销量不佳,远航汽车还出现了人员流失和工资延迟发放的问题,其门店也出现了停运的情况。更为重要的是,大运集团旗下的多家公司也被申请破产重整。
大运集团的危机
远航汽车的困境,只是大运集团危机的冰山一角。事实上,大运集团的危机早有预兆。此前就有多家媒体报道,大运集团旗下高端新能源品牌远航汽车遭遇人员流失和工资延迟发放的问题。
大运集团的创始人远勤山曾是摩托车行业的枭雄,但入局新能源后,却栽了一个大跟头。如今,大运集团面临着破产重整的困境,远勤山的枭雄之称恐怕要付之一炬。
造车新势力面临的挑战
远航汽车的困境并不是个例,在如今激烈的汽车市场竞争中,造车新势力普遍面临着巨大的压力。除了远航汽车,高合、极星、合创汽车等造车新势力也缺席了今年的广州车展,这表明它们也正面临着不同程度的困难。
造车新势力想要在汽车市场立足,需要具备强大的技术实力、完善的供应链体系和充足的资金支持。如果缺乏这些基础,它们很可能步远航汽车的后尘,最终黯然离场。
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展望

尽管造车新势力面临着巨大的挑战,但新能源汽车市场仍具有巨大的潜力。随着国家政策的支持和消费者环保意识的提升,新能源汽车市场有望持续增长。
不过,新能源汽车市场也将面临着激烈的竞争,只有真正具备核心竞争力的企业才能脱颖而出。因此,造车新势力必须不断创新,提升自身实力,才能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生存下来。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