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年来,关于年轻人患胃癌的新闻屡见不鲜,令人不禁担忧。胃癌是一种与饮食密切相关的癌症,那么我们究竟错在哪了呢?
最新数据显示,我国胃癌患者约占全球40%,年发病人数超过35万,而且年轻人患癌比率呈上升趋势。胃癌在中国高发,并常呈现家族聚集模式,主要原因与以下因素有关:幽门螺杆菌(HP)感染和不良饮食习惯。
一、幽门螺杆菌(HP)感染
胃癌最明确的原因是HP感染。WHO国际癌症研究署早在1994年就将HP列为Ⅰ类致癌因子剩饭菜都是胃癌的危险因素。
六、家族遗传因素
一级亲属患有胃癌者,其胃癌发病风险显著增加。有胃癌家族史者,尤其需要远离上述危险因素。
总结
下列人群属于胃癌高风险人群,需积极预防胃癌:年龄45岁及以上,且符合下列任一条件:
- 长期居住于胃癌高发区。
- HP感染。
- 既往患有慢性萎缩性胃炎、胃溃疡、胃息肉等胃癌前疾病。
- 一级亲属有胃癌病史。
- 存在胃癌其他高危因素:高盐、腌制饮食、烧烤、重度饮酒、吸烟、不良饮食习惯等。

高危人群应如感觉胃部不适,要积极就医,建议45岁即开始进行胃镜筛查。

饮食是防治疾病的关键,注意健康饮食习惯,远离胃癌风险!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