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巩兆恩
2024 年正式收官,回顾上一年国内汽车产业的发展,新能源仍是关键词,7 月份新能源汽车渗透率首次突破 50% 大关;11 月中国新能源汽车产量首次突破年度 1000 万辆,成为全球首个新能源汽车年度产量达到 1000 万辆的国家。连续 10 年成为全球第一大新能源汽车产销市场,中国领跑地位稳固。
南北接受度差异明显
但从国内不同省市的渗透率来看,南北方依然存在较大差距。根据第三方数据监测,2024 年 1~11 月全国新能源延伸,极寒天气下,智能驾驶软硬件系统受到负面影响,影响反馈速度及准确性,这是下半场竞争中为冬季新能源用车提出的新课题。
现有智能驾驶算法普遍针对常温环境进行优化,数据积累不足,在极寒天气下可能表现不佳。王毅告诉记者,于智能化所需要的硬件而言,包括摄像头、激光雷达、超声波传感器等容易受到镜头结霜起雾或雪花干扰,目标物被积雪覆盖等影响,使得智能化整体性能受限;于软件而言,低温可能导致处理器速度变慢、内存延迟增加、数据处理延迟。
极低温还有可能造成车辆制动、转向控制系统性能下降,从而影响智能驾驶系统对制动距离、行驶轨迹的精确判断。驾驶员的反应速度变慢或视线受阻也可能造成判断失误,需要系统能够更准确地预测驾驶员意图并做出最优控制策略。
北方的痛,也是新能源未来的发展方向
王毅认为,东北、西北地区的冬季用车痛点,对于新能源汽车产业而言是一次极好的机会,是倒逼国内新能源汽车技术进步的重要契机,能源补给、产品设计、配套设施方面的创新将加速大范围落地,也为能源安全、节能减排等国家层面的战略目标的实现贡献力量。
在极寒等特殊场景用车需求的推动下,新能源汽车对冬季的适应性不断增强,不同细分市场的商业化落地节奏和发展态势分化将进一步加剧。针对不同区域、不同气候环境的差异化需求,未来新能源汽车产品将更加多元化,续航里程更长、充电速度更快、智能化程度更高,以及更加注重安全和舒适性的产品或成为未来市场竞争和用户选择的重点。
这对北方地区的消费者来说是一大利好,随着新能源汽车技术的不断进步,未来北方消费者的用车焦虑将得到有效缓解,新能源汽车也将成为他们冬季代步出行的重要选择。对于新能源汽车产业来说,北方市场也将在未来成为新的增长极,随着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和消费者接受度的不断提高,新能源汽车在北方的市场份额将进一步扩大。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