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匹马和用 驷 的解读 驷马难追 的深刻寓意 成语 (四匹马和用驷马的区别)

游戏快讯 2024-12-03 19:07:25 浏览

我们常说“一言既出,驷马难追”,很多人理解为既然做出了承诺就不能反悔,说出的话就不能再收回,就算用四匹马都追不回来。那么,如果指的是四匹马,为什么不用“四”而用“驷”呢?

“驷马难追”一词出自北宋时期欧阳修所编《新五代史》中:“兵戈屡动,驷马难追,戚实自贻,咎将谁执。”其记录的是五代里第三个政权后晋与北方契丹两国之间的事情。

公元936年,原为河东节度使的石敬瑭勾结契丹,称帝太原,向契丹割地称儿消灭后唐建立后晋。

契丹人虽然帮助石敬瑭建立了后晋,但他们也趁机夺取了幽云十六州。石敬瑭成为契丹的傀儡皇帝,后晋国内怨声载道。942年,契丹太宗耶律德光南下攻陷邺都,后晋的残余势力退守开封。耶律德光本想一鼓作气灭掉后晋,但石敬瑭的养子、重臣刘知远见大势已去,率领十万大军北上迎击契丹。

石敬瑭

刘知远与耶律德光在邺都展开了一场激烈的战斗。经过一番激战,契丹军大败,耶律德光只带了数百名亲兵逃回了幽州。刘知远趁机收复了邺都和相州等地。耶律德光在幽州召集残兵败将,准备再次南下。刘知远得知后,率领大军北上攻打幽州。

耶律德光见刘知远来势汹汹,便命令契丹将领萧翰率领精兵五千前去阻挡。萧翰领命而去,在幽州城北的独山埋伏了下来。刘知远率领大军赶到独山,见山林中有埋伏,便下令大军停止前进。刘知远亲自登上一座土丘观察敌情,突然发现树林中有一名契丹将领骑着一匹白马,四处巡视。

刘知远认出那人正是萧翰,便对身边的大将范廷光说:“此人便是萧翰,我生擒了他。”范廷光领命而去,率领数百骑兵冲向萧翰。萧翰见范廷光来势汹汹,便调转马头逃跑。范廷光紧追不舍,萧翰眼看逃不掉了,便纵马冲入林中。范廷光也冲入林中追赶萧翰。结果,萧翰被林中的树枝挂住了衣服,范廷光趁机生擒了萧翰。

刘知远得到萧翰被擒的消息,大喜过望。他下令大军攻打幽州。契丹军见主将被擒,士气大乱,纷纷溃散。刘知远顺利攻占了幽州,灭掉了后晋,建立了后汉。

和用驷马的区别

《新五代史》中“驷马难追”的“驷”,是指四匹并驾齐驱的马。在古代,只有帝王才能乘坐驷马。因此,“驷马难追”一词用来比喻说话做事不可轻易反悔,否则将会招致严重的后果。后世也常用“驷马难追”来形容说话做事要慎重,不能轻举妄动。

本文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联系本站客服,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发表评论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