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随着各家手机厂商的新旗舰陆续登场,年底这波新机潮总算快要告一段落了。不知道差友们怎么评价这批新机?
性能大幅提升,跨代升级
在今年发布的新旗舰中,最引人注目的当属高通和联发科推出的旗舰芯片——龙8至尊版和天玑9400。这两款芯片在性能和能效方面的表现简直惊艳,提升幅度堪称最近这几年最大的一次,完全可以看做是跨代升级。

事实证明,这批旗舰实际性能表现确实没有辜负大家的期待。拿这几台新机玩原神、星铁以及绝区零,高画质模式下画面全程都能稳定在60fps,而且功耗更低的同时,机身发热情况也没之前那么严重。这就意味着搭载这两款芯片的新机,随便就能钉上个好几年,至少在性能这块,我们完全不用担心它们很快就会过时。
配置倒退,体验不如前代
有个现象很多人可能都没注意到。那就是在这批新旗舰当中,有很多机型不仅卖得比之前贵,而且它们在一些核心配置上反而还出现了倒退的情况。这就导致它们在某些方面的体验,甚至还不如自家上一代机型。
就拿很多厂商都在着重发力的影像来说吧,这批新机在影像上的变化大致可以分成三类——
- 一类是没有明显提升;
- 一类是有小幅提升,但同时也存在一定程度的缩水;
- 还有一类则是出现了倒退的情况。
没有明显提升
小米15就属于第一类。这台手机相对小米14来说也就升级了个长焦镜头的传感器,这颗新传感器只是在原先基础上优化了对焦跟变焦能力。但是考虑到它的传感器尺寸和原生焦距都没发生变化,所以这点提升在我看来基本可以忽略,反馈到实际体验上也是如此。
小米15除了抓拍更快、出片率更高、长焦调用AI更积极,我还没感觉到这两台手机在正式拍照场合上有多大区别。甚至小米14在个别场景拍出来的照片,它的徕卡味反而还更浓郁一些。
不过到了这一代,小米终于舍得把小米14Ultra上的人像模式下放给了标准版。现在小米15在人像模式下直接就能切换23mm、35mm、60mm、75mm这些焦段,至于虚化风格则是可以单独选择:要知道上一代小米14,人像焦段跟镜头包深度绑定,每个焦段都对应一种特定的虚化风格,根本没得选:这么看来的话,这次小米15四舍五入在拍照体验上也算得上是有进步了。
然而这种程度的进步主要还是软件OTA上的功劳,只要小米愿意,完全可以通过OTA让小米14也支持上同款人像模式~
有退有进
第二类在影像上有退有进的代表机型相对来说比较多,其中就包括小米15Pro、FindX8、vivoX200、X200Pro以及一加13等等这些机型。
这次小米15Pro虽然终于用上了潜望长焦,但用下来我发现它还没小米14Pro上的那颗直立长焦好用。一方面,这颗潜望长焦的焦段是5X,拍照的时候从1X、2X直接跳变到5X,很多人还真不一定能习惯。再加上它的最近对焦距离是30cm,拿它拍特写的时候,我已经不止一次遇到过因为距离太近,相机自动调用主摄裁切。解决办法当然也有,那就是每次都把手机挪远或者关闭自动切换微距,不过这显然不如3.2X长焦来得56英寸缩小到了1/1.83英寸,长焦镜头也从3.3X变焦变成了2X变焦。这波操作直接让一加13Pro的影像体验退回到了三年前。
OPPOFindN2Flip的情况更加严重,它不仅没有保留上一代的主摄和长焦镜头,而且还把潜望长焦给砍掉了。取而代之的是一颗800万像素的超广角镜头。这波操作让OPPOFindN2Flip的影像体验相比上一代有了大幅的缩水,让人不禁怀疑OPPO是不是为了控制成本而故意砍掉了这些镜头。
结语
今年的新机潮即将落幕,这批新机在性能方面确实给我们带来了惊喜。在配置方面却出现了不少倒退的情况。这让很多消费者不禁感到失望。希望在明年的新机潮中,各大手机厂商能够把更多的精力放在提升用户体验上,而不是为了控制成本而缩水配置。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