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通讯员吴思怡孙美燕

引言
出生时仅巴掌大小的早产宝宝,提早失去了温暖子宫的庇护,为了存活下来,要闯过哪些难关?从医院NICU(新生儿重症监护室)里毕业后,现在的他们怎么样了?
世界卫生组织有关报告显示,每年世界上有1500万早产儿出生。在我们身边,大约每10名新生儿中,就有1名是早产儿。医学上,胎龄<37周出生的新生儿称为早产儿,胎龄<32周的称为极早产儿,胎龄<28周的称为超早产儿。而早产,也是导致新生儿死亡的首要原因。
生命有多脆弱,就有多顽强。胎龄23+6周、出生体重仅630克,刷新了杭州市妇产科医院救治存活最小胎龄超早产儿纪录的米宝,在经历了142天的生命闯关后,于近日顺利出院。在浙大妇院新生儿科戴了115天呼吸机,被医生赞叹冬日奄奄一息,春天抽枝发芽的27周早产宝宝小乖,如今已是名4岁帅小伙,还成了幼儿园班级里的数学逻辑担当。
每年的11月17日是世界早产儿日,一起来看看他们的成长故事。
刷新医院最小胎龄纪录,出生时仅630g的他,出院时体重翻了7倍

米宝的生命闯关,从他出生的那一刻就开始了。今年6月4日,米宝的妈妈谷女士突然感到下腹坠痛,持续了1个多小时未缓解,就连忙叫上老公直奔杭州市妇产科医院。检查结果提示,谷女士发生了晚期先兆流产。
正常妊娠期为40周、280天,而心急的米宝,提前了近113天,就迫不及待地来到了这个世界。胎龄23+6周,小小的身体只有成年人的手掌那么大,体重630克,没有哭声,无自主呼吸,皮肤娇嫩透明得就像果冻一般……新生儿科的医护立即小心翼翼地把米宝转移到预热好的复苏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