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 大湾区 AI 人才三维视角下的千行百业未来图景 应用 (大湾区科技创新产业基金)

科技资讯 2024-11-19 17:03:28 浏览
大湾区科技创新产业基金

序言

伴随着大模型等人工智能技术的蓬勃发展,其在业界和科学界的应用也愈发广泛。尤其是在今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和化学奖授予人工智能领域科学家后,人工智能对科学研究范式的变革和前沿技术领域的影响已成为各学科的焦点。 科研

2024大湾区科学论坛人工智能分论坛暨第五届中国(广东)人工智能高峰论坛

11月17日,2024大湾区科学论坛人工智能分论坛暨第五届中国(广东)人工智能高峰论坛于南沙国际会展中心举行。本论坛以“AI&Future”为主题,作为2024大湾区科学论坛中规模最大的分论坛,汇聚了众多两院院士、外籍院士、实验室专家和头部企业首席科学家。与会嘉宾围绕人工智能与前沿技术、人工智能与创新生态、人工智能与产业赋能等领域展开了深入探讨。

人工智能与前沿技术

在主旨演讲环节,中国工程院院士、鹏城实验室主任、北京大学博雅讲席教授高文,广东省大湾区集成电路与系统应用研究院首席科学家、欧洲科学院院士、中国政府友谊奖得主Henry Homayoun Radamson等院士专家围绕人工智能与前沿技术发表了精彩见解。 科学研究范式的认可 高文院士指出,今年人工智能领域的两项研究获得诺贝尔奖,真正应关注的是对科学研究新范式的认可。相比传统的本文发表路径,通过科学竞赛夺冠已成为获得科学界广泛认可和顶级大奖的一条明确途径。这体现了人工智能在提升科学研究效率方面的显著作用。 蛋白质结构分析领域的突破 以蛋白质结构分析领域为例,高文院士介绍,过去依靠实验手段每年只能解析约1万个蛋白质三维结构。人工智能的蛋白质结构预测准确率接近90%,极大提升了研究效率,使这一领域的不可能任务变为可能。由此可见,人工智能在科学研究中的贡献不容小觑。 人工智能在半导体研发上的应用 Radamson院士表示,人工智能在半导体设计和研发方面具有重要帮助。通过对材料特征的预测和模拟,人工智能可以解决许多实际问题,极大地优化研发流程。在半导体生产环节,人工智能也可应用于封装和测试、自动化和良品率提升等方面,全方位推动半导体产业的创新和发展。

结语

人工智能技术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改变着科学研究的范式,突破传统的研究瓶颈,并催生新的前沿技术。相信随着人工智能的不断发展,科学研究将迈入一个更加高效、智能的新时代。
本文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联系本站客服,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发表评论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