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鱼生中潜藏的健康风险 小心美味鱼生里的隐藏杀手 (zq鱼生)

生活百科 2024-11-21 14:51:49 浏览
淡水鱼

什么是肝吸虫病

又称华支睾吸虫病,是由华支睾吸虫寄生于人体的胆道系统引起的一种食源性寄生虫病,通常因食用未煮熟的含有肝吸虫囊蚴的淡水鱼、虾而感染。

常见传播肝吸虫的淡水鱼有草鱼、青鱼、鲢鱼、鳙鱼、鲩鱼等。

肝吸虫病主要流行于中国、日本、韩国、朝鲜、越南北部和俄罗斯部分地区,其中的感染者分布于我国

我国肝吸虫病流行于广东、广西、黑龙江和吉林等20多个省份,与当地生食淡水鱼的饮食习惯有关。

肝吸虫病的症状

感染后出现的症状与肝吸虫的数量、个体免疫力的不同而有所差异。

初期可能没有明显症状,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可能会出现以下症状:

  • 消化系统症状:食欲不振、厌油腻、消化不良、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
  • 肝脏和胆囊症状:右上腹疼痛、肝脏肿大、胆囊炎、胆结石等。
  • 全身症状:常见乏力、体重减轻、发热、瘙痒等,严重可导致头晕、贫血、消瘦、浮肿等。

儿童和青少年感染肝吸虫后,临床表现较重,常出现营养不良、贫血等,导致发育障碍。

如何预防肝吸虫病

改变不良饮食习惯,提高防病意识。

食物要彻底煮熟煮透,鱼、虾,特别是淡水鱼和虾,一定要煮沸高温加热。

常见误区:吃鱼生一定要蘸醋(姜汁、芥末),这样可以携带的杀死细菌和寄生虫。

真相:白酒和醋、酱油、姜汁、芥末等调料均不能有效杀死肝吸虫囊蚴,最好办法是高温加热,中心温度90℃几秒钟便能杀死肝吸虫囊蚴。

被带有肝吸虫囊蚴的鱼、虾污染过的砧板、刀具和餐具再接触其它直接入口的食品,也可能造成感染。

因此,在外用餐尽量前往食品安全等级较高的餐饮服务单位。在家加工食物要生熟分开,防止交叉污染。有关家庭厨房交叉污染,请参考《家庭厨房交叉污染那些事儿>>>》 (点击查看)

如果有生食或半生食淡水鱼、虾的习惯,并且出现了相关症状,应及时就诊,就诊时告知医生自己的饮食史。千万不要贪图一时之鲜。

小知识

肝吸虫病是一种古老的疾病,1975年在我国湖北江陵西汉古尸粪便中发现肝吸虫虫卵,继之又在该县战国楚墓古尸见该虫卵,从而证明肝吸虫病在我国至少已有2300年以上的历史。

参考引用:

    鱼生
  • 钱门宝,李石柱,周晓农等.我国重要食源性寄生虫病的流行和控制.热带病与寄生虫学[J]2021,19(5):241-244.

供稿:

  • 市疾控中心食卫所王同瑜
  • 马晓晨
本文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联系本站客服,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发表评论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