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多家4S店闭店停业
近期,部分传统车企4S店停业或闭店的消息引发关注。新华视点记者在多地展开调查,发现多家4S店闭店停业,消费者权益受到损害。
近日,宝马全球首家5S店北京星德宝汽车销售服务有限公司闭店停业。记者日前来到这家位于北京东五环的门店,紧闭的大门外张贴着通知。通知显示,公司目前面临严重资金压力,宝马品牌授权已于2024年10月20日终止,目前公司暂停新车及售后相关业务。
记者在北京汇京柯曼凯迪拉克4S店看到,一楼展厅内已被腾空,经询问隔壁其他品牌4S店工作人员,得知已倒闭一段时间。该店大门上贴有通知,称因经营不善,正式于9月30日闭店。
记者在重庆了解到,当地也出现多家4S店关停的情况。汽车经销商集团在重庆的多家4S店中,已有至少3家关停。位于重庆两江新区汽博片区的雪佛兰4S店于9月底关停。记者在现场看到,该店贴出的公告显示,公司经营困难,已向上汽通用厂家提出退网申请。目前,这家4S店在重新装修,改设为比亚迪方程豹4S店,广告牌上提示即将开业、敬请期待。
消费者权益受损
多家4S店宣布倒闭,部分消费者面临维权难问题。一些门店信息通知不到位,消费者一头雾水。
广东深圳宝马车主刘女士表示,从其他门店员工口中才知道购车的5S店倒闭,门店没有给她发短信,不知道具体哪家门店承接,也没有时间去现场看。剩余13次的保养后续不知如何处理。
也有不少门店承诺会将消费者权益转移至其他门店。重庆两江新区汽博片区的雪佛兰4S店公告显示,计划将现有客户权益转移至广汇汽车所属另一家销售车型的4S店,后续将由该店承接约定的权益内容。
不过,即便被告知有承接门店,不少消费者也面临更换门店路途遥远、权益保障打折等问题。一名宝马车主告诉记者,承接门店有近30公里之遥,剩下的7次保养也从免费变成收费,承接门店表示可以打五五折,转过去还不如去外面做保养。在凯迪拉克维权群中,不少车主也表示,原门店购买的双保无忧服务在承接门店面临不通用的问题。
缘何遭遇寒潮?
这些4S店究竟缘何闭店停业?业内人士指出,随着渗透率越来越高,燃油车持续走低;尤其在渗透率较高的地方,传统汽车品牌4S店压力更大。
重庆丰尚汽车销售有限公司总经理陈瑜说,今年以来,所在门店总销量比去年同期下降20%以上,目前一个月仅有约70辆;叠加降价促销,导致整体利润较去年同期下降70%,已逼近亏损线。为求生存,已多方面降本,但店面租金、水电费等固定成本难以大幅压降,在人力成本方面,已减员10%。如果目前态势延续下去,明年势必面临亏损。
发布的《2024年上半年全国汽车经销商生存状况调查报告》显示,为实现销量目标,汽车市场出现大幅度价格调整。2024年上半年,仅35.4%的汽车经销商实现盈利,半数以上的汽车经销商面临亏损。
有业内人士认为,部分车企返利政策复杂多变,对经销商的支持力度不足,也是导致经销商退网的重要因素。安徽省汽车商会常务副会长蒋天赐说,市场竞争激烈,部分处于衰退趋势的品牌车销售达不到厂家设定的目标,无法触发返利机制,拿不到补贴就无法弥补亏损。
商业模式的改变对经销商市场也带来不小影响。业内人士认为,新能源品牌直营与直播模式的兴起,给传统4S店带来巨大冲击。消费者可以通过线上下单购买新能源汽车,省去了4S店中间环节,降低了购车成本。而传统4S店受限于线下展厅和销售模式,在价格竞争和客户体验方面缺乏优势。
应对措施
面对4S店寒潮,业内人士呼吁相关部门采取措施,保障消费者权益,促进汽车市场健康发展。建议建立健全汽车经销行业退出机制,明确经销商退网后的消费者权益保障方案,保障消费者在4S店闭店后仍能享受到相应的售后服务和权益。


业内人士还建议汽车经销商主动转型,适应市场变化。一方面,要提升自身服务水平,优化消费体验;另一方面,要探索新的商业模式,如线上销售、售后服务上门等,提高运营效率和盈利能力。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