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电焦虑与新能源汽车的冬季生存之术

科技资讯 2025-01-09 15:19:45 浏览
智电焦虑与新能源汽车的冬季生存之术

2024年,新能源汽车依然是关键词,国内汽车产业的发展亮点频现:

  • 7 月份,新能源汽车渗透率首次突破 50% 大关
  • 11 月,中国新能源汽车产量首次突破年度 1000 万辆,成为全球首个新能源汽车年度产量达到 1000 万辆的国家。
  • 连续 10 年成为全球第一大新能源汽车产销市场,中国领跑地位稳固。

从国内不同省市的渗透率来看,南北方依然存在较大差距。根据第三方数据监测,20滑,从而导致充电满、续航弱、放电能力不足,剩余电量误差较大,也是寒冷地区用户常常反馈的纯电冬季续航大打折扣,冻没电了的问题

有关新能源的冬季用车焦虑、技术难题攻克的讨论并不少见。小米创始人、董事长兼 CEO 雷军在社交平台强调了小米 SU7 在寒冷区、低温区的强续航能力;理想汽车、极氪科技相继召开冬季用车技术日,展现其针对冬季用车种种痛点所做出的一系列优化方案,以及为征服低温环境所做的技术突破,推进北方市场战略落地。

以中国汽研的极北寒测为代表的冬测陆续上演,探讨极寒天气下新能源汽车的技术、产品、品牌的差异化表现,增强消费者对新能源汽车在高寒环境下性能的信心,并助力车企将这种信心转化为对新能源汽车的实际购买需求。

智电焦虑与新能源汽车的冬季生存之术

中国汽研汽车指数极北寒测专家组新能源测评专家王毅在接受采访时表示,目前消费者对于寒冬天气的用车焦虑与问题反馈,主要聚焦于以下方面:

  • 续航里程焦虑,电池性能衰减,再叠加方向盘加热、空调加热、座椅加热等额外电能消耗加重了这种焦虑,同时充电效率下降,新能源汽车在冬季的充电时间明显延长。
  • 寒冷天气下车辆性能及安全焦虑,包括冰面打滑、雪天视野不佳、车辆的轮胎变硬、行驶阻力变大、智能性能降低等因素影响车辆的安全与操控性能。发生碰撞时可能出现电池热失控、起火等。

同时,低温环境下这种续航里程缩短、充电速度变慢等电能焦虑也逐步向智能延伸,极寒天气下,智能驾驶软硬件系统受到负面影响,影响反馈速度及准确性,这是下半场竞争中为冬季新能源用车提出的新课题。现有智能驾驶算法普遍针对常温环境进行优化,数据积累不足,在极寒天气下可能表现不佳。

王毅表示,于智能化所需要的硬件而言,包括摄像头、激光雷达、超声波传感器等容易受到镜头结霜起雾或雪花干扰,目标物被积雪覆盖等影响,使得智能化整体性能受限;于软件而言,低温可能导致处理器速度变慢、内存延迟增加、数据处理延迟。极低温还有可能造成车辆制动、转向控制系统性能下降,从而影响智能驾驶系统对制动距离、行驶轨迹的精确判断。驾驶员的反应速度变慢或视线受阻也可能造成判断失误,需要系统能够更准确地预判车辆行驶轨迹,避免碰撞事故发生。

智电焦虑与新能源汽车的冬季生存之术

新能源汽车在寒冷地区的冬季用车难题,既是市场发展的阵痛,也为车企提供了新的技术攻关方向。面对南北方差异化市场需求,新能源汽车如何安稳过冬,需要技术创新、市场引导、政策扶持多措并举。相信随着新能源汽车技术的不断成熟,以及配套设施的不断完善,新能源汽车在寒冷地区的市场份额也将稳步提升。

本文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联系本站客服,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发表评论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