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心血付诸流水 仅收1 中国盾构机低价技术转让国外 (国家心血管病中心网站)

科技资讯 2024-11-23 23:48:35 浏览

盾构机被誉为“地下蛟龙”,其强大的挖掘能力使得地铁、铁路、公路隧道的建设变得更加高效和安全。在很长一段时间里,盾构机几乎完全被国外巨头垄断。这一局面直到中国自主研发的盾构机横空出世才发生了改变。

为什么中国自主研发的盾构机价格远低于国外?

耐人寻味的是,中国自主研发的盾构机在市场上的售价仅仅是欧美国家的十分之一。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 产业链优势:中国拥有完整的产业链,从原材料生产到设备制造,都可以实现自主保障,从而降低了生产成本。
  • 规模效应: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基础设施建设市场,需求量巨大,从而带来了规模效应,降低了单位成本。
  • 技术创新:中国工程师不断进行技术创新,优化设计,提高效率,从而降低了生产成本。
  • 政策支持:国家大力支持盾构机产业发展,出台政策扶持,降低了企业的负担。

中国盾构机自主研发之路

技术垄断的耻辱

中国曾经因为缺乏盾构机技术而受制于人,甚至是遭到了勒索。1997年,中国决定建设西康铁路,但秦岭隧道成为了一大难题。

为了解决这一难题,中国不得不从德国购买两台二手盾构机,总共花费了7亿人民币。更令人愤怒的是,在使用过程中出现故障,中国还得花高价请德国团队来维修,每小时的人工费高达600-800欧元。

这些经历让中国工程师们感受到莫大的耻辱,也坚定了我们必须自主研发盾构机的决心。

自主研发的艰难历程

在2001年,中国将盾构机研发计划列入863重点工程。这一决定标志着中国在高端装备制造业上迈出了重要一步。

盾构机是一个极其复杂的系统,它的零件多达2万,单单一个控制系统就有2000多个控制点,相应的控制程序代码超过40万行。当时中国没有现成的经验可以借鉴,一切都要从零开始。

中国研发团队面临着技术上的难题,以及来自时间和资源的巨大压力。他们每天面对的不仅是技术上的难题,还有来自时间和资源的巨大压力。

心血

技术突破与成功

在经历了无数次的试验和改进之后,中国研发团队终于取得突破。他们成功研制出了国产盾构机,并通过了国家级鉴定。

国产盾构机的出现标志着中国打破了外国技术垄断,实现了从“受制于人”到“自主掌控”的转变。

国产盾构机在国内外应用

国产盾构机自研发成功以来,在国内外工程建设中得到了广泛应用。截至2023年,国产盾构机已经参与了全球6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500多项重大工程,包括北京地铁、上海长江隧道路、卡塔尔多哈地铁等。

国产盾构机以其优异的性能和较低的成本优势,赢得了国内外客户的认可。目前,中国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盾构机制造国和出口国。

结论

盾构机作为一种关键装备,在国家经济建设和民生改善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中国自主研发的盾构机,不仅打破了外国的技术垄断,更提升了中国的综合国力。这种突破精神和创新能力,也将激励着中国在其他领域不断取得新的成就

中国自主研发的盾构机
  • 1997
    西康铁路建设中,中国从德国购买两台二手盾构机。
  • 技术
  • 2001
    中国将盾构机研发计划列入863重点工程。
  • 2010
    中国首台自主研制的盾构机问世。
  • 2023
    国产盾构机已参与全球超过500项重大工程。
  • 本文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联系本站客服,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发表评论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