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我们常说“爱情和面包”,意指在爱情和物质生活之间做选择。但现在,一些年轻人不仅爱情还没着落,连面包都吃不起了。
现在,一款面包已经卖到98元,突破了上海吐司的天花板。尽管如此,食客们还是愿意排上两三个小时的长队购买。
除了生吐司,这家店还有草莓三明治,58元一个。如果夹进两片牛肉,则要138元。网友们纷纷调侃,不愧是大上海,拥有独立汇率的“沪币”。
面包贵得离谱的现象不仅限于一线城市。在许多二三线城市,虽然人均工资比不上大城市,但烘焙价格却已经追了上来。一个红豆面包15元,一盒曲奇20元,四寸蛋糕128元。包装平平无奇,分量小巧玲珑,身价却高不可攀。
无论身处几线城市,只要一走进烘焙店,都能感受到一线城市的物价。
饥饿营销和黄牛
有的面包需要顾客排队一两个小时才能买到。还有店家大搞饥饿营销,推出限量、限购、限流的组合拳,深谙其中秘诀。
大量的黄牛闻风而动,翻倍加价卖面包。让人不禁怀疑,如此火爆的面包到底得多好吃?
面包的变迁
对于80后和90后来说,小时候的三块钱肉松包、四块钱毛毛虫,再配一杯热牛奶,就能吃得饱饱的。
而现在的面包,早已没了昔日的质朴。虽然种类丰富,外形精致,但在分量上,真的很难吃饱,一个牛角面包,一口就没了,别说做早餐,临时填肚都不够。
在馅料这一块,现在的面包可以用花里胡哨来形容。最常见的馅料是芝士、乳酪、红豆,还会加进当下的流行元素,如芋泥、草莓等果蔬。更夸张的是,有的烘焙店还推出了新中式,往吐司里加花椒、大蒜、生姜、猪肉甚至辣条和老干妈。
事实上,加了太多馅料的面包,早就没了面包本身的香味。奶油和水果的馅料,吃上去太腻太甜,而面包加辣条,恐怕早就没了口感可言,而只剩噱头了。
面包贵的噱头
所以面包到底贵在哪里?其实贵在了各种噱头。
当面包店成了网红打卡点之后,面包也就不再是单纯的食物了。
一家来自韩国首尔的面包店,于2020年在上海新天地开店,后因标志性的亮眼绿色纸袋和超长排队现象成为一代面包网红。
在北京,三里屯附近这家面包店外大排长龙。有网友对这家面包店的感受是:大家能走进这里,买面包只是一个次要原因。更重要的是一种氛围感。
加上一进门,扑面而来的是浓郁的面包香气,整体氛围非常童话。网上专门出了该面包店的打卡攻略,不是介绍哪款面包好吃,而是告诉大家在店里哪个位置拍照更出片。
也是从此家面包店的火爆开始,国内开始出现很多独立烘焙店。而这些店铺也走上网红化道路,带起了面包拍照风潮,也带起了面包的价格。
一些网红面包的爱好者,从不避讳自己喜欢网红蛋糕、面包的原因。他们并不十分在意面包口味,但和朋友逛街会去烘焙店打卡拍照。享受面包店提供的情绪价值,并将其称之为快乐买单,也叫付网红税。
相比看演出、去景点打卡,去网红餐馆拍照,网红面包店的消费还是相对更低的,花钱少,很出片。而且很多人寻找网红面包店的方式,是在小红书、抖音上刷相关领域博主的推荐。
于是很多网红面包店也意识到了宣传的重要性,与平台合作推流、邀请博主推荐,都成为了烘焙推广常见的方式。而这些宣传费用,自然也会被计算到面包的价格中。
结语
面包,本是一种朴实的食物,但如今却成了网红打卡点和噱头的载体。当面包价格水涨船高,我们不禁要问,我们到底吃得起面包吗?
在追求物质享受的同时,我们也应该反思,我们到底需要什么样的生活?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