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较于充电,换电是一种更加高效的补能方式,同时具备高安全性、电网友好性等多重优势。在车电分离场景下,换电能显著降低初始购置成本。目前,中重卡成为商用车换电的主要应用场景。
换电的核心思路是车电分离,通过换电站对电池进行快速更换,从而实现电动车的快速补能。不过,看似优势明显的换电模式,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受到电池标准不统一、换电站建设成本高等因素影响,其发展速度远远落后于充电模式。
但换电模式作为充电模式的良好补充,无疑具备广阔的发展前景,尤其是在商用车领域,换电模式是实现重卡全面电动化的重要措施之一。
11月21日,在2024中国汽车充换电生态大会上,以商用车换电模式应用研讨为主题的分论坛,聚焦商用车换电模式的应用,邀请了行业专家以及重点企业分享经验,探索下一步换电模式推广的方案措施。

这是一场汇聚了行业智慧的思想碰撞,从政策导向、技术创新、市场应用等多个维度,共同探讨商用车换电模式的发展现状和未来趋势,以期寻找商用车换电模式的最优解。
商用车换电模式缘何叫好不叫座
换电模式是我国新能源汽车能源补给的重要方式之一,提供了快捷的能量补给方式,在提高效率、降低等待时间方面具有明显优势。目前,换电模式在乘用车和商用车领域都有一定规模的应用,其中在商用车领域应用较为广泛,例如重卡、物流车、公交车等都在加速布局。
中国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促进联盟综合部、产业研究部主任李康认为,重卡换电是当前我国换电模式成功推广应用的重要领域之一,对我国换电模式在其他领域延伸具有重要意义。
其中,换电技术标准对于行业健康、安全发展至关重要,随着相关标准的逐步完善和实施,商用车换电领域将迎来更加广阔的发展前景。同时,充换一体技术将为重卡电动化注入新的动力,为实现绿色低碳的交通运输体系贡献力量。
近几年来,和财政部等多部门陆续发布换电试点城市、换电标准要求,以及明确换电模式车辆购置税政策等多项鼓励措施,推动换电模式在政策与市场的双重支撑下取得快速发展。
据中国充电联盟不完全调研数据显示,目前全国重卡换电站数量已超过1000座,且保持着快速增长的势头。
中国电动重卡换电产业促进联盟秘书长李立国认为,重卡换电模式相对充电具有显著优势,尤其是高负荷、高时效的长途干线场景,具有节省电力、节省土地、补能时间短、运输效率高、综合成本低、电池价值极致利用等多重优势,在市场化方面,实现了初期投资低、运营成本低、补能速度快、亏吨损失少的突出优势。
尽管如此,与充电模式相比,换电模式在推广应用上还存在一定的难题。中国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促进联盟执行秘书长邹朋认为,现阶段至少有三大因素制约了换电模式的发展:一是换电模式存在多条技术路线,技术标准不统一,阻碍了换电模式的规模化推广;二是换电车型保险机制的缺失,新能源汽车保险并未将换电模式下电池资产单独上险的情形纳入条款范围,不利于换电车型的推广应用;三是土地和电力资源难以协调,限制了换电站在使用场景中的精准布局,同时影响了换电站建设及。
李立国也坦言,换电站数量不足、建设难度大等多种因素制约了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