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巩兆恩报道2024年正式收官,回顾上一年国内汽车产业的发展,新能源仍是关键词,7月份新能源汽车渗透率首次突破50%大关;11月中国新能源汽车产量首次突破年度1000万辆,成为全球首个新能源汽车年度产量达到1000万辆的国家。连续10年成为全球第一大新能源汽车产销市场,中国领跑地位稳固。
南北市场失衡明显
但电延伸到智
寒冬之际,新能源汽车的实际表现几乎成为整车厂、行业机构以及用户热议的常规话题,最简单且最常见的例子,新能源汽车普遍采用的隐藏式门把手被冻住弹出受阻,已经成为雪天或寒潮天气后众多用户所吐槽和调侃的无解问题;燃油车时代车主惧怕油老虎,新能源时代冬季的电动爹成为新的烦恼。
有技术专家向记者解释,低温环境降低锂离子的移动活性,会直接导致电池充电/放电性能下滑,从而导致充电满、续航弱、放电能力不足,剩余电量误差较大,也是寒冷地区用户常常反馈的纯电冬季续航大打折扣,冻没电了的问题。
有关新能源的冬季用车焦虑、技术难题攻克的讨论并不少见。小米创始人、董事长兼CEO雷军在社交平台强调了小米SU7在寒冷区、低温区的强续航能力;理想汽车、极氪科技相继召开冬季用车技术日,展现其针对冬季用车的种种痛点所做出的一系列优化方案,以及为征服低温环境所做的技术突破,推进北方市场战略落地。
以中国汽研的极北寒测为代表的冬测陆续上演,探讨极寒天气下新能源汽车的技术、产品、品牌的差异化表现,增强消费者对新能源汽车在高寒环境下性能的信心,并助力车企将这种信心转化为对新能源汽车的实际购买需求。
智能化在极寒条件下的挑战
中国汽研汽车指数极北寒测专家组新能源测评专家王毅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时表示,目前消费者对于寒冬天气的用车焦虑与问题反馈,主要聚焦于以下方面:
- 一是长期讨论的续航里程焦虑,电池性能衰减,再叠加方向盘加热、空调加热、座椅加热等额外电能消耗加重了这种焦虑,同时充电效率下降,新能源汽车在冬季的充电时间明显延长
- 二是寒冷天气下车辆性能及安全焦虑,包括冰面打滑、雪天视野不佳、车辆的轮胎变硬、行驶阻力变大、智能性能降低等因素影响车辆的安全与操控性能。发生碰撞时可能出现电池热失控、起火等。同时,低温环境下这种续航里程缩短、充电速度变慢等电能焦虑也逐步向智能延伸,极寒天气下,智能驾驶软硬件系统受到负面影响,影响反馈速度及准确性,这是下半场竞争中为冬季新能源用车提出的新课题。现有智能驾驶算法普遍针对常温环境进行优化,数据积累不足,在极寒天气下可能表现不佳。
王毅告诉记者,于智能化所需要的硬件而言,包括摄像头、激光雷达、超声波传感器等容易受到镜头结霜起雾或雪花干扰,目标物被积雪覆盖等影响,使得智能化整体性能受限;于软件而言,低温可能导致处理器速度变慢、内存延迟增加、数据处理延迟。极低温还有可能造成车辆制动、转向控制系统性能下降,从而影响智能驾驶系统对制动距离、行驶轨迹的精确判断。驾驶员的反应速度变慢或视线受阻也可能造成判断失误,需要系统能够更准确地预判驾驶员意图,保证车辆行驶的安全性和可靠性。智能驾驶在北方冬季用车场景下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打破南北失衡难题
王毅认为,打破新能源汽车南北失衡难题的关键在于从产品端和技术端做出针对性提升。对于新能源汽车的电动化基础痛点,车企需要进一步优化电池保温、热管理、充电等技术,提升低温环境下电池的性能。可以探索开发低温环境下充电兼容性更好的新材料体系,同时智能化技术也将有助于提升冬季续航,例如通过优化能量管理系统,实现智能化热能利用,提升能耗效率。
对于智能驾驶在极寒条件下的挑战,车企需要通过软硬件联合优化,以及针对极寒场景的高寒专属标定,以提升智能化系统在寒冷天气下的性能和稳定性,实现智能化辅助驾驶在全天候、全场景的应用。同时,加强车企与科研机构的合作,开展极寒环境下的数据采集、算法优化和标定等工作,提升智能驾驶系统在极寒条件下的性能表现,为用户提供更安全、舒适的出行体验,加速新能源汽车在北方市场的推广和应用。
完善公共充电基础设施建设,推广适宜低温环境的充电技术,以及建立完善的新能源汽车冬季维保服务体系,也能有效缓解北方用户用车焦虑。
结语
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进入下半场,赢得冬季市场至关重要。面对挑战,车企应携手科研机构,不断提升新能源汽车在极寒条件下的性能和稳定性,并针对北方用户的用车场景和需求进行差异化开发,从而打破南北市场失衡难题,为新能源汽车在全国范围内的推广和应用铺平道路。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