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发表在《美国心脏病学会杂志》亚洲子刊上的一项韩国研究再次提示,与全身性肥胖相比,腹型肥胖与房颤的关联更紧密。
研究方法
研究人员对平均年龄为54岁的韩国成年人进行了一项为期四年的队列研究。参与者在研究开始时既往无房颤。研究人员根据连续四次年度体检的数据计算体重质量指数(BMI)和腰围的累积负担。
结果
结果显示,与4年BMI累积负担评分为0分的人相比,4年BMI累积负担评分最高的人房颤风险增加了32%。同样,4年腰围累积负担评分最高的人房颤风险也显著增加。
在同一腰围累积负担组,不同BMI累积负担对房颤风险无明显影响。而在各BMI累积负担组中,随着腰围累积负担增加,房颤风险显著增加。在BMI累积负担中等、腰围累积负担高的个体中,房颤风险尤其高。
肥胖及腹型肥胖对心脏健康不利
此前,诸多研究显示肥胖和腹型肥胖对心脏不友好。
- 韩国学者的研究提示,对于亚洲人群,肥胖尤其是腹部肥胖是房颤的一个重要的危险因素。
- 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的研究发现,腰变粗(中心性肥胖)是冠心病的独立危险因素。腰越粗,发生冠心病、急性冠心病事件和死于冠心病的风险越高。
- 中国疾控中心的研究显示,无论体重指数是否超标,腹型肥胖均是心梗的重要危险因素。
- 发表在《美国心脏协会杂志》上的一项系统综述分析表明,全身性和中心性肥胖均增加心衰风险。其中,腰围每增加10厘米,心衰风险增加28%。
如何减肚子?
美国心脏协会发表的肥胖与心血管病科学声明指出,运动可减少内脏脂肪,即使体重无变化,体力活动或结合饮食的体力活动干预,也已被证明可减少内脏、心包脂肪和心外膜脂肪。
减少腹部肥胖最有益的体育活动是有氧运动,力量锻炼的效果不明确。同样,高强度运动也并非总是优于中等强度运动。甚至3个月的步行,也可明显减少内脏脂肪。
研究分析发现,满足每周150分钟的体力活动,可能足以减少腹部脂肪。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