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流感是一种常见的呼吸道传染病,虽然多数人感染后症状较轻,但对于儿童来说,流感可能会引起严重的并发症,其中之一就是心肌炎。
什么是病毒性心肌炎?
病毒性心肌炎是指由各种病毒(如肠道病毒、腺病毒、流感病毒等)引起的心肌炎症性疾病。
流感病毒主要通过以下两种机制引发心肌炎:
流感后心肌炎有哪些特征?
儿童心肌炎临床表现差异较大,从无明显症状,到仅表现部分症状,再到暴发性心肌炎都有可能出现。早发现、早干预对于预后至关重要。
心脏功能受损
心脏主要通过心肌细胞收缩与舒张、瓣膜开放与闭合以及心电传导,完成心脏泵功能,从而向全身各器官输送血液和氧气,维持机体正常功能。
甲流感染可能会导致上述一个或多个环节故障,一方面心脏自身功能受损(见图1: 心肌炎预警检查),另一方面,血氧供应能力不足可能引起全身多器官功能障碍(即能量供需失衡,见图2: 心肌炎预警症状),严重时心泵功能部分或完全丧失(即心力衰竭),危及生命。

能量供需失衡导致全身多器官功能异常
- 小婴儿:受限于言语表达,更加依赖于家长的细心观察。记住:小婴儿病初可能出现明显的烦躁哭闹、易激惹、不易安抚、呼吸急促等,随病情加重可能短时间内出现反应差、嗜睡、面色灰暗、拒乳少尿、四肢冷等症状。
- 持续腹痛、呕吐:可能是暴发性心肌炎、心肌梗死的最初表现,尤其对于无不洁饮食史、常规对症治疗后胃肠道症状改善不明显的患儿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