谨记这些冬季健康贴士 老年人平稳过冬的秘诀 (这才是冬季应有的样子)

生活百科 2025-01-06 17:33:46 浏览
冬季

在冬季,患有糖尿病、高血压、高脂血症等慢性疾病的老年人,很容易出现病情波动。那么,老年人如何才能平稳过冬呢?

老年人要警惕这些疾病

脑血管疾病

冬季天气寒冷,人体血管收缩,会导致血管阻力增加、血压上升,心脏负担加重。同时,由于天气干燥,呼吸会消耗大量水分,使血液黏稠度增加,进而形成血栓。因此,脑卒中、高血压、冠心病在冬季高发。

主要表现:

  • 心血管疾病,尤其是心肌梗死发作时,会有一些典型症状,如胸、细菌的感染。干冷的空气以及粉尘会刺激呼吸道黏膜,导致黏膜充血,引发咳嗽、咳痰、呼吸困难等症状,加重慢阻肺病、慢性支气管炎等疾病的病情。

    主要表现:

    时进行
    • 常见症状为呼吸困难、慢性咳嗽、咳痰、气喘、胸痛、乏力等。

    应对方法:

    • 老年人出门时,要戴好口罩
    • 戒烟,避免刺激呼吸道;
    • 定时开窗通风。需要注意的是,若老年人出现咳嗽、呼吸不畅等症状,一定要及时就医。

    普通感冒与流感

    在冷空气的刺激下,人体上呼吸道黏膜的毛细血管收缩,可导致供血及免疫球蛋白的分泌减少,细菌和病毒容易乘虚而入。

    主要表现:

      人体
    • 患者的体温在短时间内迅速上升,通常在38.9~40摄氏度;
    • 患者会出现头痛、咽喉痛、肌肉酸痛、疲劳等症状,少数患者会出现恶心、呕吐、腹泻等消化道症状。

    应对方法:

    • 接种流感疫苗是预防流感最有效的方法。老年人应积极接种疫苗;
    • 注意保暖;
    • 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如勤洗手、戴口罩、保持社交距离等。

    这几个习惯不能有

    不出门

    天气寒冷,大多数老年人习惯宅在家里,既不出门也不运动。其实,老年人应适当运动,以增强体质。

    不开窗

    长期不开窗,空气一直不流通,室内累积的细菌、病毒等易引发呼吸系统疾病。老年人应每天开窗2~4次,每次不少于10分钟。

    穿太厚

    穿过厚的衣服会影响人体对温度的调节,反而容易导致感冒。有些老年人习惯穿着厚衣服睡觉,这会妨碍皮肤的正常呼吸和汗液蒸发。衣服对肌肉的压迫和摩擦还会影响血液循环,造成体表热量减少。

    吃太腻

    很多老年人有冬季进补的习惯,但过度进补很容易造成血脂升高,诱发心脑血管疾病。老年人要做到这几点

    老年人要做到这几点

    注意保暖,预防感冒

    老年人的抵抗力相对较弱,容易受到冷空气的侵袭,患上感冒、肺炎、带状疱疹等疾病。因此,老年人要注意保暖,避免受凉。老年人要积极接种流感疫苗、肺炎疫苗、重组带状疱疹疫苗等。

    合理饮食,保持营养

    对于老年人来说,合理饮食是重中之重,应适当多吃新鲜优质的高蛋白、高纤维素、富含维生素的食物。糖尿病患者需要严格控制糖分摄入,而高血压、高脂血症患者,要严格控制盐和脂肪的摄入。

    适度运动,增强体质

    适度运动不仅能增强体质,还能提高免疫力,帮助老年人更好地适应寒冬。而且,适度的运动还有助于控制血糖、血压和血脂。老年人可以在天气较好时进行户外活动,比如散步、打太极拳等。

    定期检查,及时就医

    在冬季,老年人应密切关注自己的健康状况,定期进行身体检查。如果身体出现不适,应及时就医。

    本文作者: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老年病科刘承云

本文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联系本站客服,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发表评论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