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品 | 搜狐科技
作者 | 张雅婷
AI 眼镜大战,一触即发。据搜狐科技不完全统计,仅仅是最近两个月,就有百度、Rokid、闪极、影目、谷东等数家企业发布 AI 眼镜。小米、三星等头部科技企业,也被曝出在布局相关领域,计划于明年推出新品。
Meta 的成功,为苦苦寻求 AI 硬件落地场景的厂商们,指明了一个新的方向。去年 9 月,Meta 联合雷朋推出轻量的 AI 眼镜 Ray-Ban Meta,支持摄像和语音问答功能。在酷炫 AI 能力和时尚外观的加持下,Meta 推出的 AI 眼镜已经在全球销售了超 100 万台。并且,Ray-Ban Meta 的能力还在持续迭代进化。今年 4 月,其支持 Llama 3 大模型,12 月 17 日还最新迭代升级了实时 AI 和实时翻译的功能。
在硬件领域,100 万台销量是一个分水岭,意味着这一小众产品正逐渐走进大众的视野。有 Meta 打头阵,国内厂商自然也看到了其中的机会。在 2024 互联网大会上,360 创始人周鸿祎提及 AI 大模型落地时表示,预计未来每家互联网公司都会做一个眼镜,成为百镜大战。
对于国内这股 AI 眼镜旋风,北京理工大学光电学院研究员、博士生导师翁冬冬告诉搜狐科技,大家都在找 AI 落地的赛道,所以把 AI 跟可穿戴设备结合在一起是一个很常见的想法,但目前的产品肯定不是最终形态。
首款销量破百万的 AI 眼镜
戴上起售价 299 美元的 Ray-Ban Meta,外观重量与普通眼镜相差无几,虽然没有 AR 增强现实功能,但可以解放双手拍照、录视频,还可以进行 AI 识别、AI 翻译等操作。
“我自己买了两个 Ray-Ban Meta 眼镜,体验很好。AI 从业者小欢(化名)告诉搜狐科技,眼镜戴起来很轻便,可以拍摄记录生活,而且还有 AI 能力。”不过他表示,自己买这个 AI 眼镜主要是工作需要,想看看能否基于 AI 眼镜做应用,但用了之后发现产品还在比较早期的阶段,没有生态可言,自己平时也不需要拍摄视频,AI 能力在内地使用会有限制,所以产品目前处于闲置的状态。
在海外生活的岳岳(化名)今年 6 月购买了 Ray-Ban Meta,认为产品体验很惊艳,因为没有 AR 功能所以佩戴一晚上也没有丝毫压力,并且可以随时随地一键录制视频并上传社交平台。他告诉搜狐科技,之前购买的苹果 VisionPro 处于吃灰的状态,但 Ray-Ban Meta 自己日常一直在使用,唯一不太方便的是骨传导耳机,在环境嘈杂的时候容易听不见。
与苹果 VisionPro 相比,Ray-Ban Meta 的用户反馈好不少,这在销量上有所体现。自今年 2 月发售以来,苹果 VisionPro 的累计销量不足 50 万台,甚至有爆料称这款产品在 2024 年底即将减产、停产,苹果将探索更加轻量化的设备。而 Ray-Ban Meta 在两个季度的时间内实现百万级销量,仅一个季度的销售量,就超过了上一代眼镜全生命周期的出货量。
扎克伯格还在许多场合提到,Meta 这款产品的需求量比预期更高,不少款式售罄,用户只能买最基础的黑色款式。
国内 AI 眼镜迎发布潮,大多都是期货?
放在国内 VR/AR 市场,百万销量也不是一个小数字。毕竟,2024 全年中国 AR/VR 市场预计出货也才 53.5 万台。
Meta 出乎意料的销量表现,让不少国内相关从业者看到了机会。Meta Ray-Ban 是唯一在全球获得商业成功的 AI 硬件产品。雷鸟创新联合创始人张昊晨表示,现在中国大概有几十个团队要开始做 AI 眼镜了,至少 10 个团队已经正式下场开始做了,这其中包括了新入局的创业者,也包括小米和字节跳动这样的大公司。
据报道,小米计划于明年二季度推出全新一代 AI 智能眼镜,并已与歌尔股份达成合作。三星也计划在明年三季度发布 AI 眼镜。
而在过去的两个月,已有数家企业预告或已经发布了 AI 眼镜,但大多都是没有正式销售,属于是期货产品。有业内人士告诉搜狐科技,因为供应商还没做完,大家先把牛吹出来,其实都是供应商的东西。
(近两月部分厂商发布的 AI 眼镜:百度:百度 AI 眼镜 Rokid: Rokid Air Rokid Glass 2 闪极:Flash Play 智能眼镜 影目: Shadow Creator 智能眼镜 谷东:Gudong G2 智能眼镜)
分析:做好生态,加速应用落地
面对行业即将到来的爆发期,Meta 东方市场总经理郑磊表示,Meta 希望围绕 Ray-Ban Meta 以及未来更多 AI 眼镜产品打造一个生态系统,开放给合作方,让他们基于这个系统,开发更多精彩的 AI 功能,创造更多独特的用户体验。
从消费者的角度出发,王鹏表示,AI 眼镜还处于早期发展阶段,产品形态、功能体验都需要不断迭代,更重要的是,需要更多应用场景和生态支持。他认为,AI 眼镜的普及,需要有更多的开发者和应用内容加入,形成生态效应。届时,AI 眼镜才能够从一个小众产品,真正走向更广泛的市场。
北京理工大学光电学院研究员、博士生导师翁冬冬表示,未来 AI 眼镜的发展方向有两个:一是作为控制设备,与其他 AI 设备进行交互,实现更多功能;二是作为显示设备,直接显示 AI 产生的信息,这种形态可能会更接近于 AR 眼镜。
可以预见,随着技术的发展和生态的完善,AI 眼镜将带来更多颠覆性的应用场景。而国内厂商能否抓住机会,在百镜大战中脱颖而出,让我们拭目以待。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