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3年1月6日,国家发展改革委等三部门联合印发《国家数据基础设施建设指引》(以下简称《指引》)。
《指引》的主要内容
《指引》明确,国家数据基础设施是数据基础制度和先进技术落地的重要载体。当前,我国数据基础设施处于起步建设阶段,各地方各行业各领域探索形成多种有针对性的技术方案和解决路径,并在不断迭代发展。
在推动技术设施化过程中,《指引》提出,要注重发挥有为政府和有效市场双重作用,坚持自上而下布局、自下而上探索双向协同,鼓励大胆创新,支持先行先试,加快技术收敛,推动技术规模化部署、成国家数据基础设施主体结构,初步形成横向联通、纵向贯通、协调有力的国家数据基础设施基本格局,构建协同联动、规模流通、高效利用、规范可信的数据流通利用体系,协同构筑数据基础设施技术和产业良好生态,国家数据基础设施建设和运营体制机制基本建立。
《指引》还要求,建设高速数据传输网,实现不同终端、平台、专网之间的数据高效弹性传输和互联互通,解决数据传输能力不足、成本较高、难以互联等问题。支持电信运营商、相关科研机构、国家大科学装置等,叠加虚拟化组网、网络协议创新和智能化任务调度等云网融合技术,形成多方快速组网和数据交换能力,支持面向数据传输任务的弹性带宽和多量纲计费。推动传统网络设施优化升级,有序推进5G网络向5G-A升级演进,全面推进6G网络技术研发创新。在东中西部地区均衡布局国际通信出入口局,加快扩展国际海缆、陆缆信息通道方向。建设时延确定、带宽稳定保障、传输质量可靠的确定性网络。布局天地一体的卫星互联网。
《指引》的意义
《指引》的发布,对于我国数据基础设施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它明确了国家数据基础设施建设的目标、任务、路径和保障措施,为我国数据基础设施建设提供了顶层设计和行动指南。
随着国家数据基础设施的建设完善,将有力支撑我国数字化转型,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它将为政府、企业和个人提供更加便捷、高效、安全的数据服务,促进数据要素流通和价值释放,激发数字经济新活力。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