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随着汽车市场竞争日趋白热化,行业资源持续向头部企业集中。在这样的大环境下,销量不佳、经营困难的车企退市或宣告破产已不再罕见。极越汽车24小时闪崩仍在业界掀起轩然大波。
管理层消极应对,股东放弃注资
谁也未想到,面对危机,极越管理层消极应对,公司就地解散。吉利和百度两大股东仅承诺解决员工社保和用户售后等基本问题,并未提出新的注资计划。业内专家普遍认为,极越想要起死回生的希望渺茫。
新能源车优对消费市场而言,极越的崩塌损害了消费者对非头部新能源品牌的购买信心。考虑到汽车不仅是一次性购买行为,还涉及后续维修保养、系统升级等持续服务,这种信任危机的影响尤为深远。
资本市场投资难度加大
对资本市场而言,有证券人士分析,二级市场投资者将更加谨慎地筛选投资标的。这无疑会加大低销量但处于上升期的新能源品牌的融资难度。虽然一级市场对此类风险早有预期,造成的影响也相对有限,但能够成功上市的新能源品牌终究是少数。
整车领域投资重点转向兼并重组
盖世汽车研究院分析师指出,整车领域的投资重点将转向兼并重组,而智能底盘、高阶自动驾驶、智能座舱、800VSiC及超充等新兴零部件领域仍存在投资机会。
潮水退去方见真章
极越闪崩再次验证了潮水退去方见真章的市场规律。在这场行业动荡中,每个参与者都难辞其咎,但最终承担损失的,还是普通消费者。车市不止一个极越。
其他特征相似的车企
值得注意的是,汽车市场不止一个极越。这些车企有着相似特征:虽有大企业背书,销量也呈上升趋势,但是规模效应尚未形成,且发展速度显著落后于市场平均水平。
根据盖世汽车研究院统计,中国汽车市场现有121个在售且本土生产的品牌,其中本土品牌89个,合资品牌31个,外资独资品牌(特斯拉)1个。从销量层级来看,月均销量低于3000辆的品牌高达50个(合资12个,自主38个);月均销量突破5000辆的品牌仅有26个(合资13个,自主13个)。
这些销量不佳、经营困难的车企,未来发展不容乐观。在优胜劣汰的市场环境下,它们很可能会成为下一个极越。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