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大家都听过一个说法,那就是,绝大多数孩子,都记不太清3岁前的事儿。回想下自己,好像是这么一回事,再看看身边的崽崽,小时候的一些有趣的回忆,问起孩子,几乎都是一问三不知……抱起地上的小猫/小狗/大鹅,一把炫嘴里,毛薅掉一大把;妈妈敷了面膜,被吓得大叫;吃饭吃到一半就睡着;哪怕是拿着相片给孩子复述,孩子都会一脸懵:是吗?我不记得了!那孩子小时候的记忆,真的会被大脑全部忘掉吗?为什么会这样呢?
3岁之前大部分事都会被忘记
科学上有个说法叫童年失忆症(childhoodamnesia),指人类无法记得2~3岁前的事,就连3~7岁之间的事情,记忆也不连贯。
为什么人都会失忆呢?
科学家现在还没有完全研究明白,目前只是有好多种猜测。
一种猜测是,孩子大脑发育不成熟,所以记不住东西。
大脑里,有一个区域是主要负责记东西的,就是「海马体」。海马体会把我们看到的画面和经历的事,在大脑里变成长期的记忆。但3岁前,孩子的海马体还比较稚嫩,没办法正常工作。到4岁左右,海马体才具备长期持续记忆的能力。在海马体正式上岗前,孩子大脑里的记忆都零零碎碎,不稳定。
还有科学家猜测,小孩子视觉发育不完善,记东西很难。
前面我们说啦,负责记忆区域是海马体。海马体要正常工作,非常依赖视觉,也就是通过看到的画面来记住东西。我们在回忆事情的时候,是不是想到的都是某个画面?在看东西这个事儿上,小孩子就很吃亏了。孩子的视觉,在出生后才开始慢慢发育。孩子小时候看不清,也分辨不出颜色,那个时候的记忆力也就大打折扣啦。
还有一种说法,是说小孩子在1岁前,自我意识还没有萌芽,也会对早期记忆造成干扰。
没有自我意识,分不清自己和其他人,当然就记不住「自己发生了什么」。在掌握语言这个技能前,孩子也不懂得「从前」这样的时间概念。即便看到了画面,也不容易记住东西。
无论是哪一种机制,背后或多或少都与一个关键词有关:遗忘。
遗忘过去是为了让大脑更「好用」
人类的大脑,其实非常厉害,如果以神经元的个数来算,出生即巅峰。刚出生的婴儿,大脑的神经元数量约1000亿个。可以说,娃刚出生,大脑就是最顶尖的配置。
记忆靠的,不仅仅是神经元细胞数量,还有神经元之间的链接。从出生开始,小宝宝的大脑就一路突飞猛进恶补知识,用这辈子最快的速度默默学习:感受到眼睛里的光线,分辨颜色;听到厨房里切菜洗菜叮叮咚咚,听到树叶沙沙响;转动小手,抓住食物送到嘴巴里;触觉、味觉、视觉、听觉、嗅觉齐齐出动,整个大脑像是海绵一样快速吸收。所有的感觉都会变成神经电信号,让大脑时刻记录下来。
从出生到2岁左右,宝宝大脑的突触,可以理解为一个个记忆树枝,会飞速发育,结成了最细密的网络。
但突触并不是越多越好,这么记录下去,大脑很容易出问题:乱!就好比大脑是一部手机,孩子的大脑就像是下载了100多个App应用程序,每个App都在运行中,手机就会特别容易卡,干什么都很慢。大脑也是一样的。突触多,并不代表孩子的记忆力更好、脑子更聪明。脑子里的信息太乱、太杂,想要再回忆、调取速度变慢,甚至注意力也难以集中。
于是,大脑就默默开始提高效率——发动遗忘技能。只要保留最常用的东西,把不重要的东西给忘掉,就给要学的新东西留出了空间。所以,新的突触(记忆树枝)还会一直增加,旧的突触(一些不重要的记忆)就会被大脑自动清理掉。
很明显,随着年龄增大,大脑变得越来越高效,儿时的记忆也随着成长逐渐消散,剩下一些画面和情感碎片。
有些事情其实从未被忘记
虽然想不起来和爸妈一起度过的种种画面,但是这些感受已经变成了大脑的一部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