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健康课·回放 (搜狐健康频道)

生活百科 2025-01-09 05:15:22 浏览
搜狐健康频道 医生

近日,一位体育明星的孩子打生长针追高的新闻引起广泛关注。寒假来临,要不要带孩子打生长针再次成为家长群里的热门话题。家长们看着社交媒体上其他孩子的完美身高,焦虑的情绪雪上加霜。

那么,自家孩子的身高、体重到底是不是正常的?需要采用医疗手段干预吗?如何才能让孩子拥有一个理想的身材?搜狐健康邀请北京协和医院内分泌科主任医师潘慧教授,为大家答疑解惑。

一、如何判断孩子的身高是否正常?

潘慧主任介绍,判断孩子身高是否正常,不能只看身高数值,还要看孩子的生长速度以及身高与骨龄是否匹配。

比如,一个9岁的孩子,身高只有1.26米,看起来确实比同龄人矮,但孩子半年长了3厘米,骨龄还不到7岁,身高、生长速度与骨龄是相符的,基本可以判断这个孩子并无异常,只是在按照自己的节奏生长。

科学

潘慧主任提醒家长,不论是量身高还是测骨龄,都不宜太过频繁,不仅容易造成资源浪费,还会给孩子带来过大的心理压力。

每1—3个月给孩子量一次身高,每半年至一年测一次骨龄即可。

量身高时,让孩子背靠墙,双脚并拢,屁股、后背、后脑勺贴墙,眼睛平视;条件允许时可以在墙上做标注,然后观察孩子三个月后、6个月后、一年后的身高,以此直观地判断孩子的生长情况。

带孩子测骨龄时,应告知医生孩子近几次测量身高的准确数值,模糊的描述不利于医生做出准确判断。

二、孩子长得矮小,一定要打生长激素吗?

即使经过检测,孩子的生长发育偏离了正常的生长曲线,也并不意味着一定需要打生长激素。

很多情况下,通过调整饮食结构、睡眠习惯、情绪状态等,孩子的生长速度和身高可以回到正常范围内。

孩子只吃肉不吃菜,吃过多的水果、零食但不吃正餐,睡眠时间不足,情绪紧张、焦虑等都会影响孩子的正常生长发育。

有基础疾病的孩子,在基础疾病得到控制后,身高大概率也会回到正常范围。

如果经过专业医师判断,家庭内部沟通决定给孩子打生长激素,方案的实施请务必遵医嘱进行。

潘慧主任强调,若不是经过科学系统培养的专业医师,很难掌握好用药的时间和剂量

生长激素在科学应用的情况下是安全的,但如果过量注射,发生副反应的风险会增加,经济负担也会更重。

家长需做的是保证医生给出的科学指导可以落实到孩子的生活中,监督孩子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三、面对身高焦虑,家长如何保持冷静?

面对当前普遍存在的身高焦虑,潘慧主任表示,家长们需要保持客观、冷静,用科学的视角看待孩子的成长,采纳专业的建议而不是轻信没有根据的言论。

家长的焦虑也会影响孩子的正常生活,家长若能理性地面对孩子成长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孩子也可以更好地接纳自己。

最后,潘慧主任提醒家长,身高并不是衡量孩子全部价值的唯一标准,健康的体魄、良好的性格、丰富的内涵才是更重要的。

家长需要做的,是让孩子在一个充满爱、轻松、积极的家庭环境中健康成长。

本文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联系本站客服,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发表评论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