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从工业和信息化部获悉,公共领域车辆全面电动化先行区试点取得积极成效。一年来,15个城市累计推广公共领域新能源汽车43.4万辆,建设公共充电桩44.7万个,已完成三年目标的69%和64%,并推动在车网互动、智能网联、换电模式应用等方面开展有益探索和示范应用,形成一批典型案例、模式。
据悉,为推动提升公共领域车辆电动化水平,加快建设绿色低碳交通运输体系,2023年11月,工业和信息化部、交通运输部等八部门在15个城市启动第一批公共领域车辆全面电动化先行区试点工作。
15个城市推广公共领域新能源汽车43.4万辆
试点期间,15个城市高度重视,积极组织实施,深入推进公共领域车辆电动化转型。截至目前,试点城市累计推广应用公共领域纯电动汽车、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和燃料电池汽车等新能源汽车43.4万辆,完成三年试点目标的69%,其中公共领域纯电动汽车推广应用28.5万辆,完成三年试点目标的75%。
同时,15个城市累计新增公共充电桩44.7万个,完成三年试点目标的64%。其中,新建公共快充桩11.8万个,慢充桩32.9万个。充电设施的快速发展,有效保障了公共领域新能源汽车的运行和使用。
推动车网互动、智能网联、换电模式应用
除推广新能源汽车和建设充电设施外,试点城市还积极开展车网互动、智能网联、换电模式等新技术、新模式的应用。例如,北京市开展了基于换电模式的出租车分时租赁示范,上海市开展了基于车网互动的公交车智能调度、充电优化示范,广州市开展了基于智能网联的公务用车远程监测、智慧管理示范。
试点期间,各地形成了一批典型案例和模式。如深圳市打造的新能源出租车换电站,实现了新能源出租车换电只需3分钟,有效提升了运营效率;上海市打造的新能源汽车智能网联公共充电站,实现了充电站与车辆的智能交互和充电优化,提升了充电效率和用户体验。
试点工作的顺利开展,有力推动了公共领域车辆电动化水平的提升,为全国公共领域车辆全面电动化提供了宝贵经验和示范。下一步,工业和信息化部将继续会同相关部门,指导试点城市总结试点经验,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模式,加快推进公共领域车辆全面电动化,建设绿色低碳交通运输体系。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