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香饽饽变身烫手山芋 新能源车险 (从香饽饽变身的动漫)

科技资讯 2025-01-06 15:36:15 浏览
从香饽饽变身的动漫

年末交车险的李女士感叹道,新能源车的保费太贵了,比燃油车贵出好多。她于2022年购置了一台小鹏新能源车,尽管只选择了最基本的保险,但保费却让她感到不菲。第一年保费高达七千多元,第二年因出险保费上涨至八千多元,第三年虽未出险,保费也仍需六千多元。

新能源车险

相比新能源私家车主的偶尔吐槽,新能源货车车主则一肚子苦水。新能源货车保费比油车的保费上浮了30%左右,2024年7月份以后,非营运的车都上不了,想买保险只给81亿元,实现了5.18%的同比增长。在这看似繁荣的数据背后,新能源车险的投保难、续保难问题却日益凸显,尤其是营运性质的新能源货车和网约车,更是面临着投保的重重困难。

为何新能源车在保险公司眼中如此不受待见呢?记者采访了深圳多家保险公司的代理人。他们表示,新能源车被拒保的原因主要有三点:一是车辆被保险公司系统判定为风险过高;二是车辆出险率相对较高;三是相关车型、品牌被保险公司列为管控车型这些被保险公司挂了号的车辆,一般都会被直接拒保,或提高保费,或进行限高。

那么,究竟哪种新能源车会被判定为高风险车呢?一位车险代理人透露:一般来说,车辆的年行驶里程如果超过2万公里,就极有可能被用作营运车辆,保险公司系统会因此判定这辆车属于高风险车。

实际上,由于新能源车的充电成本远低于燃油车的加油成本,不少网约车从业者纷纷选择购买或替换新能源车进行运营。同时,也有个别家用新能源车车主在闲暇之余接单,使得这些车辆实际上从事了营运性质的业务,从而增加了保险公司的赔付风险。

多位保险代理人指出,电池问题是新能源车险业务中的一大症结。目前,对于电池损失的鉴定、维修和更换,仍然是一个黑盒子。厂家与保险公司对于电池是换还是修往往持不同意见,这使得保险公司在处理相关赔付时面临两难。

业内人士分析指出,新能源车由三电(电池、电机、电控)系统组成,一旦出现意外事故,往往需要以换代修,维修成本较高。同时,新能源车更新换代速度快,一些车型销量偏少,导致零配件难以上量,零件更换价格居高不下。这些因素共同导致了新能源车保费偏高、赔付率较高。

从香饽饽变身烫手山芋

专家进一步分析认为,在电车时代,保险公司在电池损坏的鉴定方面缺乏话语权。电池厂家的授权有限

本文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联系本站客服,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发表评论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