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餐选择调整 揭秘健康晚餐的正确打开方式 糖尿病风险减半 (晚餐的选择)

生活百科 2024-11-18 19:12:19 浏览

老王,天天晚饭吃那么多米饭,小心你迟早得糖尿病!冬日的寒风吹得人直哆嗦,小区外的服装店里却温暖如春。老王正忙着挑一件厚实的羽绒服,打算应对这几天直降的气温。作为一名小学数学老师,他对生活品质很讲究,吃穿用度从来都不含糊。今天这位不速之客——老王的朋友、区医院的内分泌科医生李健,却毫不留情地给他泼冷水。

李医生,你这是哪壶不开提哪壶!我这人身体倍儿棒,平时哪有什么毛病?

老王摆摆手,脸上堆着笑,心里却有点不舒服。他确实有个小毛病,最近体检时空腹血糖有点偏高,医生提醒过他注意饮食,但他没当回事。

李健一边翻着衣架上的羽绒服,一边耐心说道:老王,别不当回事儿。血糖偏高是身体在报警,你要再不好好吃晚饭,万一真进了糖尿病的大门,后悔可就晚了!

老王心里有点打鼓了:那咋办?我天天吃米饭,炒菜也不放糖,这还不够健康吗?

米饭是健康主食没错,但你晚饭吃得太多了。而且别以为血糖偏高是因为甜食,其实碳水化合物才是真正的大头。我们医院最近接诊了一个30岁的小伙子,体型匀称,平时不爱吃零食,就爱吃米饭。结果空腹血糖10.2,直接确诊2型糖尿病。

老王听得直摇头:不爱吃甜食也会得糖尿病?这也太离谱了吧!

李健叹了口气:这就对了,你和很多人一样,都以为糖尿病是吃糖多了才得的。其实,‘糖’并不仅仅指我们吃的甜食,而是指体内转化成血糖的那些食物,比如米饭、面条、土豆这些含有大量淀粉的主食。尤其是晚餐吃得多,摄入的糖分晚上消耗不掉,堆积在血液里,慢慢地胰岛素抵抗就出来了。

这下,老王有些紧张了:那是不是要饿着肚子睡觉?

李健摇摇头,露出高深莫测的表情:当然不是,重点是换种吃法。我们内分泌科团队最近看了一篇国外研究,发现晚餐主食稍微一换,糖尿病风险可以降低一半!咱们不妨聊聊怎么吃。

老王心急火燎地追问:换啥主食?米饭吃得爽,其他能顶饿的主食不还是一样的问题吗?

李健笑了:这个研究很有意思。他们把参与者分成两组,一组晚餐吃常规主食,比如米饭、面条、白面馒头;另一组吃富含膳食纤维的主食,比如全谷物、藜麦和一些豆类。三个月后,第二组的空腹血糖平均下降了0.8mmol/L,糖尿病风险也降低了50%以上。你看,这不是挺直观的结果吗?

老王皱起了眉头:全谷物?藜麦?我光听名字就没啥胃口,这真能好吃?

李健早有准备:好不好吃是一回事,但它们确实健康。全谷物和豆类消化慢,升糖指数低,能让血糖稳步上升,而不是像米饭那样‘蹭’地一下飙上去。尤其是藜麦,膳食纤维多、蛋白质含量高,吃了还能延长饱腹感。

就靠膳食纤维?老王有点将信将疑。

李健点头:没错,膳食纤维是控血糖的‘神器’。它能减缓碳水化合物的吸收速度,让血糖峰值降低。就拿一个病例来说,我接诊过一个中年阿姨,原来晚饭只吃米饭和炒菜。后来改成藜麦拌杂豆,不到两个月,糖化血红蛋白从8.5降到7.2。

老王有些动心:这听起来有点道理,那藜麦、豆子这些贵吗?

李健拍了拍他的肩膀:你要真算性价比,省了治病的钱,这点食材钱算什么?而且你也可以不完全换,可以尝试混合吃,比如米饭里掺点糙米或燕麦。

老王虽然表面点头称是,内心还有疑惑:为什么偏偏是晚餐这么重要?难道白天吃点米饭没事,晚上就不行了?

李健耐心解释:人体的代谢有规律,晚上代谢率降低了。换句话说,白天你活动多,吃进去的能量很快就被消耗掉了;但晚上能量储存比例高,血糖更容易飙升。尤其是你这种晚上不怎么运动的,血糖波动会更大。

我能感觉到,晚上吃多了,第二天起床会觉得不舒服。

李健

老王恍然大悟。李健接着说道:不仅如此,研究还发现,晚餐吃得太晚,或主食过多,会扰乱胰岛素分泌的节奏。胰岛素是调节血糖的‘指挥官’,如果它被打乱,长期下去就容易出现胰岛素抵抗,这可是糖尿病的前奏。

为了让老王更明白,他又补充了一个例子:我们医院之前有个病人,工作忙到晚上10点才吃晚饭,一顿狂吃三个馒头。结果才两年时间,空腹血糖从5.6 mmol/L升到6.7 mmol/L,接近糖尿病的诊断标准。所以,老王啊,晚饭吃对了,就能少走弯路,离糖尿病远一点。

老王若有所思地点点头:李医生,你这一番话醍醐灌顶啊!看来,我以后晚上吃饭可得注意了。

李健欣慰地说:记住就好,万事开头难,坚持一段时间,身体和血糖都会给你正反馈的。

送走李健,老王思绪万千。没想到自己这个小毛病,竟然暗藏着这么大的玄机。从今天起,他决定改变自己的饮食习惯,用健康营养的膳食纤维,来抵御糖尿病的侵袭,守护自己的身体健康。

本文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联系本站客服,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发表评论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