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品:搜狐健康
作者:吴施楠
编辑:袁月
中国胸痛中心的建设已经初步形成了全国地域范围内胸痛救治的网络,达到100%省、市级覆盖,96%县域覆盖,带来了救治效果的提高和救治体系的进一步完善。
2024心血管健康大会前夕,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心内科首席专家霍勇教授与媒体进行了一次深入沟通。
从院内救治到全流程救治
自2013年筹备以来,经过十多年的努力,越来越多的医院设立了醒目的胸痛中心标志,这一救治网络为患者带来了实实在在的生存希望。
不过,在霍勇教授看来,这张网仍有待扩大和加密。
一方面,需要将胸痛中心救治的理念拓展到院前急救环节;
另一方面,要巩固来之不易的救治成果,将服务延伸至基层,加强院后管理。
院前救治不及时,院后管理不到位
回顾筹建初期,霍勇教授指出,十多年前,心肌梗死的院内救治缺乏整合优化的流程和快速响应、救治的标准化体系,因此当时的主要目标是改变院内救治的结果。
如今,这一目标已经接近达成。数据显示,中国急性心肌梗死院内死亡率从2011年的10.1%下降至2023年的3.4%。
公众触达救治网络的便捷性也大幅提升,在各大地图APP上输入胸痛中心,就能找到距离最近的一家。
但这并不是终点,又或者说只是个新的起点。尽管我们提高了院内救治效率,但患者发病到首次医疗接触(FMC)或到达医院的流程在前端还是有相当的延迟。
粗略统计,中国有四分之三的急性心肌梗死等主要心血管疾病患者在家中死亡。也就是说,胸痛中心发展快,技术水平也高,但是真正能够得到有效救治的患者比例仍然是低的。
霍勇教授强调,未来,胸痛中心要做的是把救治效果延伸到院前,让患者能够更早的到达医院。
针对院后管理,霍勇教授指出,早期研究揭示了一个重要事实: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在出院后一年内,再次发病的比例高达10%至15%,而死亡率则达到3%至5%。
这一数据凸显了心梗等心血管疾病的高复发风险。因此,当患者经过紧急救治并离开胸痛中心后,加强其随访管理显得尤为重要。
以《胸痛中心质控指标及考核办法》中出院带药这一关键指标为例,经考核合格的胸痛中心出院带药符合指南推荐率能达到90%以上。
这一高完成度在随后的三个月、半年乃至一年后显著下滑,反映出患者在院后的管理中存在明显不足,特别是在规范化用药方面的依从性大幅降低。
上下联动把网织大、织密
经过多年发展,胸痛中心的建设已经非常成熟。如何在现有基础上实现向院前、院后的延伸?
霍勇教授结合最新发布的《胸痛中心质控指标及考核办法》(第三版修订版),提出了针对性的解决方案。
关键之一是要形成区域协同救治体系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