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末,我在小区的小乐园里目睹了一场令人深思的场景。一位
小男孩抢走了一个小女孩的铲子,而小男孩的奶奶却百般护短,最终拖延了二十多分钟才把铲子还给小女孩。这件事让我深深感慨,有些家长的溺爱已经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
过分溺爱危害无穷
随着独生子女政策的实施,许多家庭只有一个孩子,父母和
双方老人围着一个孩子转,自然会有宠
爱的倾向。爱孩子应有分寸,过度的宠爱只会害了孩子。
孩子惯坏的4种表现
若孩子出现以下四个行为,说明已经被惯坏了,建议在6岁前加以纠正,否则日后难以改变,最终受害的将是父母和孩子。
1. 不尊重长辈
习惯了以自我为
中心,对长辈大喊大叫,甚至动手打骂。这种行为会导致孩子对家庭关系的
误解,以为所有人都应顺从他们的要求。
2. 动辄谈条件
用"如果……就……"来和父母谈条件,
威胁父母满足自己的要求。这种行为表明孩子掌握了父母的软肋,以此达到任性妄为的目的。
3. 自私自利
家长过度迁就,使孩子误以为自己理应得到最好的,产生唯我独尊的错觉。
4. 自理能力差
家长不愿意放手,总是代替孩子完成简单的事情,导致孩子自理能力受损。
纠正惯坏行为的建议
在6岁前纠正孩子的惯坏行为至关重要。以下是一些建议:
1. 及时引导,明确礼貌和尊重的重要性
2. 减少妥协,让孩子明白有些事物不需要条件交换
3. 鼓励孩子参与共享和分担,避免过度强调特殊待遇
4. 适时放手,让孩子尝试自己动手,培养自理能力
结语
爱孩子应有分寸,溺爱只会害了孩子。发现孩子出现惯坏行为,家长应及时加以纠正,引导孩子树立正确的行为准则。只有适度的、理智的、帮助孩子成长和发展的爱,才是真正的爱。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