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十一沦为煎熬 消费者凑单疲惫 商家退款困扰 员工盼望结束 (双十一惨淡)

科技资讯 2024-11-16 12:38:52 浏览
中小 淘宝 商家 双十一:表面的冷静与暗流涌动 电商平台员工:加班内卷,竞争激烈 今年双十一,依然少不了电商平台员工的加班身影。头部电商平台一线采销张萌表示,竞对平台提前上线优惠促销,导致他们加班严重。平台之间的内卷竞争依旧激烈,为了抢占市场份额,各家电商平台使出浑身解数。 商家:利润下降,双十一成补贴场 中小商家双十一利润下滑。杭州某电商运营机构负责人应龙指出,今年不少中小商家放弃天猫双十一,主要原因是成交减少。数码产品商家张林也坦言,双十一并没有带来明显的销售增长,反而促销政策导致利润下降。 价格战偃旗息鼓,凑单与奢侈品成主角 尽管价格战不再火热,但消费者依然热衷于凑单。拉夫劳伦天猫旗舰店双十一期间GMV超过16亿元,但退货率高达95%。奢侈品牌成为凑单神器,消费者通过购买奢侈品凑满优惠门槛。 消费者:一边吐槽一边下单 双十一期间,消费者一边吐槽商家抬价,一边下单凑单。部分商家在付尾款时悄悄提高价格,引发消费者不满。即使遭遇这些问题,消费者依然难以抵挡双十一的诱惑,继续下单冲动消费。 电商周期变幻,市场寻求增量 电商周期起起落落,市场不断在寻求增量。近年来,新能源汽车、3C数码、家电等品类表现突出,消费升级趋势明显。而中小商家面临流量成本上升、投流竞争加剧的困境,生存压力加大。 真实体验:时代的注脚 双十一的这些真实体验,成为了这个时代的注脚。电商平台员工加班内卷、商家利润下降、消费者热衷凑单、奢侈品成凑单神器,都反映了市场变化和消费升级趋势。虽然双十一的热度似乎有所下降,但其依然是中国消费市场的重要节点,折射出经济发展和消费者的变化。
本文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联系本站客服,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发表评论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