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NS 方程的迷雾
当“韦神解决了 NS 方程,让六代机飞到 10 马赫”这句话映入眼帘时,难免让人为之一愣。NS 方程,这个看似平淡无奇的名字,却是流体力学领域的一座珠穆朗玛峰。
自 19 世纪被提出以来,近两个世纪的时间里,科学家们始终无法找到 NS 方程的通用解法。究其原因,在于它的非线性特性,让整个方程变得异常复杂。
即便是强大的计算机,也只能勉强触及 NS 方程的表面。因此,它被渴望
尤其是“六代机 10 马赫”这种传闻,几乎点燃了我们对科技突破的渴望。10 马赫意味着什么?它意味着飞机的飞行速度将超过音速的 10 倍,从北京到纽约可能只需要 1 小时。

但这绝不仅仅是动力学的问题,它还涉及材料学、工程学、热力学等多学科的突破。换句话说,NS 方程或许能帮我们更好地理解超音速气流的行为,但绝不是决定性的关键。
真正让飞机飞到 10 马赫的,可能是一整支庞大的科学家队伍,以及几十年的技术积累,而不是某一个数学家的灵光一现。
单点爆破的神话

那么,问题来了,为什么我们总是渴望这样的单点爆破?为什么一旦某个传闻冒出来,我们总是倾向于相信它,甚至为它欢呼雀跃?
或许,是因为在这些年,我们已经见证了太多从不可能到可能的奇迹。从嫦娥五号采样归来,到奋斗者号潜入马里亚纳海沟,从天问一号踏上火星,到九章量子计算机刷新纪录。
但期待归期待,科技进步终究是一场持久战。这种持久战不是某一个人单枪匹马能完成的,而是成千上万的科学家、工程师、技术人员一步步努力的结果。
就像 10 马赫的飞机,它不仅仅是快,它还需要面对巨大的空气阻力、超高的机身温度,以及复杂的制造难题。而这些问题,没有一项是能靠解方程解决的。
真正的关键
所以,这件事的关键,并不在于韦东奕是否真的解了 NS 方程。而是,我们为什么需要这样的传奇。
一方面,它确实能激发我们的民族自豪感,让我们看到中国科技的无限可能。另一方面,它也提醒我们,科技的真正进步,并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一种持续积累的结果。
我一直相信,我们对韦神的期待,某种程度上是对整个民族未来的期待。这种期待并没有错,但或许,我们可以把这份期待,转化为更踏实的支持——支持基础科学,支持科研工作者,支持那些默默无闻但为突破而努力的人。
因为,真正让我们飞得更高的,不是神话,而是脚踏实地的行动。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