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梁昌均
编辑:杨锦
出品:搜狐科技
自大模型概念爆火以来,国内涌现出众多AI产品。这些产品在过去半年里开展了疯狂的投流大战,争夺市场份额。
年内投放超15亿,Kimi和豆包领跑
根据移动营销平台AppGrowing统计,截至11月15日,包括Kimi、豆包等在内的十款国内AI原生应用,合计投放金额达15亿元,其中仅10月就超3.5亿元,创下历月最高,且超过上半年总和。
其中,Kimi以5.4亿元的投放金额领跑,其次是字节跳动的豆包,投放金额超过4亿元。
AI投流大战的原因
业内人士认为,这波AI投流大战有以下几个原因:

- 大模型技术更新放缓,企业需要将研发重点转移到应用端。
- Kimi率先带头高额买量做推广,引发行业跟风。
- AI市场尚处于早期,各家企业都在争抢市场份额。
阿里和百度较为克制
与Kimi和豆包的激进投放相比,阿里巴巴的通义和百度文心一言(原为文小言)则相对克制。通义的投放金额仅为599万元,百度文心一言则为318万元。
对此,李彦宏表示,文心一言在推广上不会像豆包和Kimi那样激进。数据显示,文心一言自第二季度后大幅减少投放规模。
短视频成为主要投放形式
在推广形式上,这些AI产品倾向选择竖视频和图片。最近半年,Kimi、豆包、元宝、跃问的竖视频广告占比均超过50%。
月之暗面有关人士介绍称,Kimi的营销策略就是将AI视频教程包装成广告,教会每个人用AI。
投流大战能否诞生超级应用?
这波疯狂的AI投流大战,能否诞生超级应用,目前还不得而知。全球范围内,大模型产品中只有ChatGPT一款能称得上超级应用。

业内人士认为,AI产品还需要进一步进化,才能真正满足用户的需求,成为一款超级应用。
结语
这波AI投流大战是一场市场争夺战,也反映了AI产业的快速发展。未来,随着AI技术的不断成熟,AI产品将给人们的生活带来更多的可能性。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