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季报解读 28块的小米 依然困于8块时期的隐忧 (华夏幸福三季报解读)

科技资讯 2024-11-19 11:03:17 浏览
9年和2022年,小米的股价都曾跌到过9块钱以下。关于原因,外界已经总结了太多,主要集中在缺乏品牌力和研发投入较低这两点上。这使得小米的大多数产品缺乏品牌溢价,最终利润率偏低。 董明珠

眼下,8块钱的小米已经成为了遥远的过去式,随着小米SU7的发布,小米的品牌在不到一年时间里迎来了历史级别的质变,它的汽车变成了面子和潮流的代名词,连80万的汽车都能够在10分钟订出3000台。高端手机、大家电的销量也随着小米二字逼格的提升而增长。水涨船高,小米的股价也已经超过了28块。

28块的小米,依然不容易

同比增长

两周前,高通发布了第四财季财报,也就是第三自然季度的财报。财报显示,整个财年,高通净利润同比增长超过40%。具体到三季度,高通的净利润高达29.2亿美元,约合200亿人民币,同比增长96%。仅中国客户就为高通贡献了46%的收入。

但高通的红利,反过来却是中国客户们的压力。三季度,小米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达到了4310万台,同比增长3.1%。销量增长之外,小米手机的平均售价也大幅度提升了10.6%,达到了1102元。最终带动收入同比增长13.9%,达到了475亿元。

不过来自手机的毛利却减少了。三季度,小米智能手机毛利从69.3亿元下滑到了55.47亿元。毛利率同比下滑接近5个百分点,为11.7%。在收入占比高达45.3%的情况下,小米的智能手机毛利已经被互联网服务超过,只比AIoT业务多了1.3亿元左右。

手机业务毛利率下滑的原因雷军已经提前预警过了。11月18日,卢伟冰在业绩会上再次解释了一遍:原材料涨价(卢伟冰直接表示是内存)、并且恰恰赶上了低毛利产品的发布周期。

业务

原材料涨价已经持续了接近数月,早在今年5月,前魅族高管李楠就在微博上表示,国产手机品牌被高通140-160美金的抢劫价格压得喘不过气来了。上个月,郭明錤在社交媒体上表示,与骁龙8Gen3相比,骁龙8至尊版处理器的单价约增长15%至180美元。

除了高通的涨价以外,内存、屏幕的价格也都在以双位数的速度上涨。从这也可以看到,即便有了小米SU7带来的品牌质变,卖手机的生意依然很苦:好不容易迎来了全球手机消费的回暖,但拥有议价权的仍然是芯片厂商,他们可以轻而易举吃掉利润的增量。

当然,对小米来说,互联网服务收入实际上就是手机业务的延伸,也应该放在一起考虑。而三季度,小米的互联网收入达到了85亿元,由于出货量的增长创下历史新高,毛利率达到了77.5%,虽然收入只有85亿元,但却是小米三季度毛利最高的业务,高达65.54亿元。

而小米手机的好日子可能还在后面:小米15在短短9天内销量突破百万,拿到了高端手机周销量的第一名,基本可以确定它是现象级爆款,而它带来的利润提升将体现在四季度财报里。

在业绩会上,卢伟冰还提到了原材料价格会在四季度下降:供应链前两个季度开始上涨,第三季度已经上涨到顶点,第四季度就会有些研发费用大幅增加,但尚未量产。小米在品牌质变的同时,依然面临着来自成本和竞争的压力。

未来,小米能否保持住高增长势头,还需要时间来验证。但可以肯定的是,小米已经不再是当初那个只靠性价比就能打天下的品牌。它需要在品牌、技术和供应链等方面进行全方位的升级,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本文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联系本站客服,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发表评论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