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强直性脊柱炎?
强直性脊柱炎是一种慢性炎症性疾病,主要累及中轴关节,包括骶髂关节、脊柱骨突和脊柱旁软组织,以及髋关节、肩关节等外周关节。部分患者还可累及其他器官,如眼、皮肤、肠道、心脏、肺等,严重者可发生脊柱畸形和强直。
我国强直性脊柱炎患病率为0.3%左右,男∶女为2~4∶1,好发于青壮年,发病年龄多在13~31岁,高峰为20~30岁。
典型症状
强直性脊柱炎最常见的典型症状包括:
- 下腰背晨僵和疼痛:一般出现的年龄不超过40岁,经常会因为腰背部疼痛或者腰、臀部交替性的疼痛而不能安睡,或者每天晨起时感觉腰背部疼痛僵硬,持续时间较长,休息后非但不能减轻反而加重,活动后却可缓解。
- 附着点炎:经常感到附着点部位(跟腱、足底筋膜、髌骨、肩部、肋软骨连接及胸锁关节等)疼痛。
- 肠道炎症:70%的强直性脊柱炎患者会有亚临床肠道炎症表现,多表现为腹痛腹泻,有形便、软便或液状便交替出现,约5-10%的患者会发展成炎症性肠病。
- 前葡萄膜炎:25%~35%的强直性脊柱炎患者会发生葡萄膜炎,病程越长,葡萄膜炎的发生率越高,常变现为局部疼痛难忍、充血、畏光、流泪及视物模糊。
少数强直性脊柱炎患者处会有神经系统症状、肺纤维化、IgA肾病及肾淀粉样变性等表现。
病因
强直性脊柱炎好发于青壮年人群,发病多与以下因素有关:
- 遗传因素:强直性脊柱炎的发病与遗传密切相关。约90%的患者携带HLA-B27阳性基因,该基因可导致免疫系统对自身抗原的异常反应。家族史也是重要的风险因素,患者亲属中患病概率显著升高。
- 感染因素:感染因素可触发强直性脊柱炎,某些肠道、尿路或生殖道感染病原体(如沙门氏菌、衣原体)会诱发免疫系统异常反应,对关节部位产生攻击。
- 免疫因素:强直性脊柱炎患者体内常见免疫细胞过度激活,从而释放大量的促炎因子(如TNF-α、IL-17),引发慢性炎症。
- 内分泌因素:男性强直性脊柱炎的发病率显著高于女性,这可能与睾酮水平较高有关,而女性患者通常症状较轻,提示雌激素可能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强直性脊柱炎患者常伴有皮质醇水平的变化,这种变化可能影响炎症反应的调节。
- 环境与生活方式因素:环境因素和生活方式在疾病发病中扮演着辅助角色,如慢性压力、吸烟、不健康饮食或缺乏运动等。这些因素可通过影响免疫功能或加剧炎症状态,加速疾病的发生和发展。寒冷潮湿的环境可能加重症状。
患者自我管理
强直性脊柱炎患者需要积极的调整生活方式、合理的进行功能锻炼等综合管理,避免关节疼痛进一步加重,改善脊柱功能,提高生活质量。
自我管理措施包括:
- 保持正确坐姿和站姿
- 调整睡眠方式
- 合理进行功能锻炼
- 避免长期需要弯腰曲背的工作或活动
- 规律作息,保证充足的睡眠
- 保持健康的体重
- 戒烟戒酒
- 定期随访,遵医嘱用药
结语
强直性脊柱炎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炎症性疾病,早期诊断和治疗至关重要。如果怀疑自己患有强直性脊柱炎,请及时就医,明确诊断并进行规范化治疗,以控制病情,减缓疾病进展,改善生活质量。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