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雅读书会每周共读一本书,赴一段心灵奇旅。针对养育孩子的焦虑,不少人认为可以通过改变孩子或环境来解决,但《父母的觉醒》一书却指出,真正的解决之道在于改变自己。先育己,再育儿,一切源头,其实在自己身上。
转念与修行
美国访谈节目女王奥普拉盛赞《父母的觉醒》可以改变人生。奥普拉曾邀请本书作者法沙丽·萨巴瑞博士上她的节目,分享其革命性的育儿理念。奥普拉透露,她曾为女儿选择了一所名校,但女儿却并无意愿。萨巴瑞博士指出,这是奥普拉将自己未实现的梦想强加给孩子,反映了她自身未觉醒,没有看到孩子的本真。此番话语让奥普拉泪流满面。
育儿先育己
萨巴瑞博士提出的第一条革命性育儿观点是,每个父母内心都住着一个小孩,都有未得到疗愈的童年伤痛。因此,育儿必须先育己。先当好自己内在小孩的父母,先把自己的内在小孩养好,先疗愈好自己的童年伤痛。
如何判断自己的内在小孩有没有养好?萨巴瑞博士认为,童年的伤痛大多来自我们很早就和真实的自我分开,觉得自己不够好,于是早早就戴上了一副假面具,装进一个伪装的自我,否则父母不爱我。这都是在父母没有觉知的情况下完成的。真实的自我被抛弃在后,孤独地流着血,它的需求没人理会。假自我形成后,有的人变成了小丑,有的人变成了讨好者,有的人叛逆,有的人退却,有的人一点就着,呈现的面貌不一而足,但这其实都源于我们内在的需求没有得到满足。
因此,父母的成长,就是发现自己的假面具,看见真实的自我,并疗愈自己的伤口。只有这样,我们才不会把我们的低价值感,匮乏感传递给孩子,让孩子看到和接纳他们自己真实的自我。父母育儿的成功就是教育出有真实自我的孩子,而不是世俗意义上的成功。
孩子是父母觉醒中的灵魂导师
如何看见真实的自我?这就引入了萨巴瑞博士的第二个革命性育儿观点。她说,我们的孩子是我们觉察和觉醒过程中的灵魂导师,我们的孩子带我们看见真实的自我。而且她还说,孩子对我们成长的贡献,比我们给他们成长的贡献还要大。因为很多的冲突,很多亲子关系的痛,恰恰是孩子用尖叫的方式来提醒我们内观,提醒我们这是不是触碰到了我们自己的童年伤痛,他们把光照在了我们的问题上,让我们得以看见这些问题。这个过程就是这本书的英文标题 TheConsciousParent 里面 conscious 的意思。
现在的中文版把它翻译成觉醒,其实 conscious 的本意就是有意识的,觉察的,对应的是无意识的,无明的。孩子通过自己的不爽、疼痛,帮助父母把无意识的东西带到意识层面。所以作者认为,好的亲子关系不是上下关系,不是威权关系,而是一种回环式的互动,孩子引导我们,我们又引导孩子,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