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穿刺活检是医学诊断中确认是否为恶性肿瘤的金标准,但很多患者对于这项检查心存疑虑。本文将深入探讨穿刺活检的原理、安全性以及是否可替代等问题,帮助您正确理解和应对。
什么是穿刺活检?
穿刺活检是一个两步流程:首先是穿刺,使用特定的穿刺针精准地穿入疑似病变的肿瘤组织,提取出微量的组织样本;然后是活检,也称为病理学检验,即将取得的组织进行切片,由病理科医生在显微镜下观察其病理性质,以明确诊断。
通俗来说,就好比是骡子是马,拉出来溜溜便知真相。
仅凭外观,我们无法确定月饼的具体馅料。如果用牙签轻轻探入月饼,抽出来后如果有蛋黄碎末,即可断定该月饼馅儿里有蛋黄存在,但具体是莲蓉蛋黄还是豆沙蛋黄,则无从得知。此时,若改用前端设有凹槽的筷子插入月饼再抽出,凹槽中会带出微量馅料,这样不仅能确认月饼内是否含有蛋黄,还能进一步分辨出是活检仍然是不可或缺的检查手段。影像学检查和血液学检查都可以辅助诊断恶性肿瘤,但在面临复杂病情时往往无法精准确定肿瘤的性质。
例如,在肺恶性肿瘤诊断中,影像学往往只能提示恶性可能,无法明确是肺腺癌?还是鳞癌?肉瘤样癌?大细胞癌?小细胞癌?此时就需要病理活检确定肿块的分子病理学类型。
但穿刺,尤其是细针穿刺所取组织样本有限,有时也不能完全反映肿块的整体情况,也可能出现误诊和漏诊。例如前列腺癌穿刺活检的检出率相对较低,往往需要多次活检才能明确诊断。
小贴士
- 穿刺活检是确诊恶性肿瘤的金标准,是指导后续治疗的重要依据。
- 穿刺活检导致肿瘤转移的可能性非常低,患者不必过于担心。
- 现阶段技术下,穿刺活检仍然是不可替代的诊断手段。
- 如果在穿刺活检后出现任何异常症状,请及时就医。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