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根据《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报告(2020年)》,我国18岁及以上居民超重率、肥胖率分别为34.3%、16.4%,中国成人超重和肥胖的患病率超过50%,且肥胖率呈上升趋势。肥胖防控已刻不容缓。

加强各个学科、各级医院合作,实现对肥胖患者的系统管理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副院长张忠涛教授表示,临床层面的合作成果之一是临床数据库的建设。以减重代谢外科手术病例数据库为例,目前已有超过25个省市自治区、36000例接受手术的肥胖患者数据。在数据库建设的基础上,多学科合作的科学研究也得到了非常大的助力。例如,通过多中心临床研究,进行减重手术不同术式的比较、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的比较、以及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脂肪性肝炎等相关疾病的临床研究。
张忠涛表示,这些临床研究对于解决当前中国的肥胖问题非常重要。现在国内肥胖治疗的理念、手段,很多都是借鉴欧美,或是参照欧美的研究证据,无法避免人种差异带来的影响。所以,建立国内患者的数据库,对于治疗中国的肥胖患者意义重大。张忠涛告诉搜狐健康,今后临床层面的合作方向是多学科协作体重管理中心的建设。目前,肥胖治疗在我国尚未成为独立的学科,大部分医院对肥胖患者的管理较为粗糙,哪个科室遇到肥胖患者,就由哪个科室来治疗。但是要打破现有学科划分、组建单独的肥胖科,并非每个医院都能做到;在门诊建立多学科协作的体重管理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