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风波始末
11月27日,比亚迪向供应商发送了一封邮件,要求从2025年1月1日起供货产品降价10%。这一消息引发轩然大波,供应商股价随之下跌。
车企降价的原因
汽车行业的惯例是,新车上市一年后,车企会跟供应商谈年降,幅度一般在5%—10%左右。原因在于:
- 新车销量增加,形成规模效应,供应商有降本空间。
- 车企上市一年后可能会有官降,需要降本来支撑。
比亚迪10%降价的背后
比亚迪10%的降价目标高于行业水平,背后有以下原因:
- 过去两年汽车行业价格战激烈,车企对降本增效提出更高要求。
- 比亚迪在新能源汽车领域快速增长,需要更大降价空间来保持竞争力。
供应商的艰难处境
对于供应商来说,10%的降价大幅压缩了利润空间。2023年中国百强零部件企业的整体净利润率仅为7.2%,降价10%后基本就只能赔钱了。
一位与比亚迪合作的零部件供应商称,协商成功后仍需让利5%至8%,而供应商的利润率本来就不高。
车企价格战加剧
比亚迪要求供应商降价是车企价格战加剧的缩影。瑞银中国汽车行业研究主管巩旻表示,2025年的价格战有可能比往年来得更早,且更为激烈。
行业重整与淘汰赛
车企价格战加剧将导致行业洗牌。未来市场份额将进一步向头部车企集中,而供应商也将跟随车企座次重排。
比亚迪在邮件中表示,2025年新能源汽车迎来重大机遇的同时,市场竞争也将更加激烈,进入大决战、淘汰赛。
结论
比亚迪降价风波反映了汽车行业即将进入淘汰赛的激烈竞争。车企供应商面临生死存亡的考验,行业格局也将随之重塑。
新能源技术的快速进步将催生更多新的供应商,而老供应商也将面临被淘汰的危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