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县域高血压合理
用药与综合管理指南:提升基层高血压防治水平
序言
中国成人高血压患病率不断攀升,为应对这一严峻挑战,我国慢性病防治
策略已将医疗管理下沉和防治窗口前移至县域。
近期发布的《县域高血压合理用药与综合管理指南》(以下简称“指南”)为县域医疗
机构提供了
科学规范的指导方案。
指南
内容
指南涵盖以下
核心内容:
高血压的流行病学及基层用药现状
降压
药物分类、用药原则与相互作用
降压药物中的单药和单片复方制剂的合理用药
基层高血压综合
因素管理
指南遵循循证医学新证据,在原有5类降压药物基础上,增添了新的降压药物,并明确了县域基层适用的降压药物,提出了降压治疗原则,注重药物治疗的准确性、安全性及县域应用的适应性。
基层高血压药物用药原则
指南提出六项降压药物用药原则:
1. 降低风险:选择有证据支持、可改善心血管预后的降压药物。
2. 长效降压:首选每日服药1次、有效控制24小时血压的长效药物。
3. 联合治疗:对于大多数血压目标低于130/80 mmHg的患者,建议起始使用2种药物联合治疗。
4. 起始剂量:一般患者采用常规剂量,低风险患者可考虑低剂量治疗,根据需要逐渐增加。
5. 服药时间:除非明确需要控制夜间或清晨血压升高,否则不应常规推荐睡前服用降压药物。
6. 个体化治疗:根据患者合并症、药物疗效及耐受性,以及个人意愿,选择适合患者个体的降压药物。
降压药物选择注意事项
指南提示临床医生在选择降压药时需注意以下事项:
根据高血压临床表型选择药物
考虑用药
经济性,即效价比
重视药物相互作用
总结
《县域高血压合理用药与综合管理指南》为基层医疗机构提供了科学、规范、实用的高血压管理方案,将促进高血压防治工作的规范化、精准化进程,提升县域高血压的防治水平,为广大县域高血压患者带来更加优质、高效的医疗服务。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