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自食共情的恶果:如何避免过度补偿孩子?
引言
近日,一位读者的私信引起了我的关注。她在信中倾诉了自己过度共情孩子的经历,并意识到由此带来的负面影响。这个经历让我联想到自己作为一胎
妈妈所走过的弯路,不禁心生感触。过度共情,看似是一种爱孩子的表现,实则会给孩子和家长带来诸多
问题。
共情与过度共情
共情,指设身处地理解他人的感受和
情绪。对于父母来说,共情孩子是很重要的,
因为它有助于建立亲密关系和培养孩子的同理心。当共情过度时,就会变成一种溺爱和纵容。
过度共情的父母往往会放大孩子的消极情绪,从而突破共情的界限,做出一些不合理的举动,例如:
强行补偿孩子的
损失:孩子丢失了玩具,父母千方百计地寻找或购买新的来弥补;
无
条件满足孩子的
需求:孩子想要的
东西,父母不忍心拒绝,即使超出家庭的经济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