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秋冬为何要养阴
《黄帝内经》指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秋冬时节,自然界阳气逐渐收敛,万物开始蛰伏,此时人体也应顺应自然规律,潜藏体内阴精,以润养五脏。
秋冬养阴的原因主要有三:
- 遵循自然规律:人体与外界环境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应遵循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的变化规律,在秋冬之时藏精聚气,有助于抗病延年。
- 应对干燥气候:秋冬气候干燥,燥易伤阴。机体阴气不足,容易出现口唇干裂、喉鼻干痒、咳嗽等症状,甚至可能导致内热证候。
- 避免阳气内伤:秋冬时节,阳气存于体内,慢慢积累,就容易产生内热,从而伤阴耗液。阴津作为最具代表性的人体之阴,能够滋养脏腑、形体与五官九窍,阴津不足,则脏腑、形体与官窍都会受到损害。


养阴从四方面入手
起居
秋冬之交昼短夜长,大家要顺应自然规律,适当延长睡眠时间。晚上早入睡,早上待太阳升起再起床,有利于人体阳气的潜藏和阴精的积蓄。
平时注意防寒保暖。一是注意腹部保暖,胃肠道对寒冷的刺激非常敏感,要防止腹部着凉引发胃肠不适。二是注意足部保暖,除了穿厚实的鞋袜,还可用艾叶、生姜、花椒、当归等中药煮水,每日泡脚,并揉搓位于足心的涌泉穴3~5分钟。三是注意膝关节保暖,必要时戴护膝。
饮食
在饮食方面,可适当多吃清淡甘润、养肺润燥的食物,如雪梨、藕、蜂蜜、银耳、甘蔗、枸杞子等。同时,可多喝温热开水、淡茶、豆浆、牛乳等饮品,以达到益胃生津的目的。
少吃辛辣食物及生冷食物。黑色入肾,阴虚体质者可适当多吃黑米、黑豆、黑芝麻、黑木耳、乌骨鸡等黑色食物。
阴津损伤不严重的人群,亦可选用单味或几味具有养阴功效的中药,如滋养肺胃的麦冬、润肺安神的百合、滋阴通便的玄参、补肾养阴的石斛等,用沸水冲泡,代茶饮用。
养阴食疗方
- 银耳山药羹:银耳30克,山药100克,白扁豆30克,白糖少许。将白扁豆研末,银耳泡发后切丝,山药洗净切片备用。将山药、银耳同入砂锅,加适量清水,大火煮沸后改用小火煨煮20分钟,再加入白扁豆末,继续煨煮30分钟,煮成羹状即可。
- 沙参玉竹煲猪蹄:沙参60克,玉竹60克,猪蹄750克,蜜枣4个,盐适量。将猪蹄洗净,斩大块,放进沸水中稍焯,捞出后冲掉血沫。把所有食材放入瓦煲,大火煲滚后,改小火煲2小时,加少许盐调味即可。
- 百合银耳雪梨粥:鲜百合50克,银耳10克,雪梨50克,大米100克,冰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