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双十一,这个曾让无数人疯狂的购物盛宴,今年似乎变得有些冷静。低价战被叫停,猫晚狂欢暂停,成交数据也避重就轻。不少人感叹,一个消费时代就此结束了。
结束往往意味着下一个时代的开始。商家、消费者、平台工作人员依然身处其中,暗流涌动。
电商平台员工:加班严重,内卷不止
还没到双十一,某头部电商平台的一线采销张萌(化名)已经加班很久了。她告诉搜狐科技,加班都怪竞对。
本来同一品牌在不同电商平台谈好了上线时间,但是对家就会偷偷提前上线优惠。比如说原先这个政策可能是11月10号晚上八点钟正式开放优惠券或优惠政策,但有平台会偷偷提前到9号。这是一种常用的竞争手段。
竞对可能加了一半不止。
应龙同时表示,今年自己的客户成交额都在下降,很多客户也放弃了天猫的双11,退出的主要原因还是成交少了。从全平台来看,今年双十一的数据,应该不会太乐观。

有商家证实了应龙的说法。数码产品商家张林(化名)表示,双11并没有为他的店铺带来太大的加成,反而因为促销减缓了利润增长。他在淘宝已经开了十几年的店,对淘宝平台熟悉了,他甚至表达了对天猫业务的担忧:经济不好,天猫在集团内部地位也不如从前。
消费者:一边抱怨一边下单
即使双十一的狂欢不再,消费者们依然一边抱怨一边下单。拉夫劳伦在淘宝双11期间,拉夫劳伦天猫店的GMV(商品交易总额)超过16亿元,但有报道称退货率达到了惊人的95%。因淘宝的部分满减活动优惠门槛较高,消费者为了凑单,奢侈品牌也成了凑单的神器。
也有顾客吐槽商家在付尾款时悄悄抬价。电商周期起落不定,市场在寻求增量中不断摇摆,这些真实的体验也成为了时代的注脚。
双十一,一个时代的结束,也是另一个时代的开始。在这个新的时代,商家、消费者和平台将如何博弈,仍是一个未知数。但可以肯定的是,这场暗流涌动的狂欢仍将继续。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