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杨知潮
编辑:原野
微信,老根发新芽
11月13日发布的三季报中,腾讯首次披露了一个数据:三季度小程序GMV超过2万亿元,同比增长超过10%——这个数字比双11的全网GMV还高。
在很长的时间里,超级APP微信的赚钱能力并不算强。相比淘宝、美团、抖音,这个APP离交易太远。但经过数个季度的培育,它已经成为了互联网世界的收费站:吃饭点餐,微信有自己的餐饮系统。开车充电,微信可以连接充电桩。打车买票,微信有专用的小程序。花钱消费,微信有支付。即便是一毛不拔,微信也还有理财业务。
而只要有流量和钱从微信中流过,腾讯就可以收一笔费用。
游戏:最稳定的印钞机
三季度,腾讯的游戏收入同比增长12.6%,达到了518亿,创下收入和增速的历史新高。

其中,《王者荣耀》和《和平精英》流水实现同比增长。中坚力量《无畏契约》和《火影忍者》季度日活创新高。
腾讯也推出了新爆款《三角洲行动》,这款游戏首周注册突破2500万。腾讯认为这款游戏有长青的潜力。
广告:新增长极
三季度,腾讯广告收入同比增长16.6%,仍然是腾讯增长最快的业务。
当下微信的发展方向十分简单:向钱看齐,把更多的流量,转化为收入。

如果这一速度能维持,广告将有希望取代社交娱乐业务,成为腾讯第三大收入来源。甚至有可能成为仅次于游戏的第二大利润来源。
相较于此前几个季度,微信广告收入的增速有所下滑,低于分析师预期。但这不意味着微信的广告业务达到了天花板。
腾讯透露,目前的视频号广告加载率仍然远低于同行,处于低个位数范围。对于这部分变现腾讯非常保守,他们计划在几年的时间内逐步提升广告加载率。
金融:另一个现金牛
三季度,腾讯的金融支付收入出现下滑。但花钱少了,存钱就会变多,与之对应的是,理财收入的上涨,最终基本抵消了支付收入的下滑。
管理层在财报会议中提到了理财业务的蓝图:逐步引导更多用户不仅仅购买货币市场基金,还可以投资于长期的股票型基金和ETF等产品。
这意味着微信支付可以扮演一个类似券商的角色,而这向来是一个现金奶牛。
结语
微信的流量变现能力越来越强,小程序、游戏、广告、金融等业务构成了腾讯的四大支柱,为其带来了强劲的营收和利润。腾讯已经成为流量变现的超级收费站,未来有望继续保持高速增长。
发表评论